Hi ~欢迎来到三农通 登录
搜索
水稻螟虫防治措施
发布日期:2023-08-24 来源:双柏县农业农村局 浏览:469次
分享到:

    水稻螟虫,俗称“蛀心虫、钻心虫“,是危害水稻生产的重要虫害之一,其中普遍发生较严重的主要是二化螟和三化螟,二化螟除危害水稻外,还危害小麦、玉米、油菜、小米等多种作物,三化螟为单食性害虫,只危害水稻。根据双柏县各乡镇近段时间上报调查数据及历年监测数据和实地田块调  查,水稻螟虫和稻纵卷叶螟卵块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20.png

图1.水稻螟虫成虫。(2022年8月5日摄)

    为害特点:螟虫一生分为成虫、卵、幼虫和蛹4个阶段,以幼虫蛀食水稻,在苗期和分蘖期蛀茎或蛀入叶鞘形成枯心苗或“枯鞘”,在孕穗期蛀食茎杆造成枯孕穗或虫伤株,在抽穗期蛀食茎杆造成白穗。一般发生田块减产10%-20%,严重发生田块可造成损失40%以上。螟蛾白天隐伏在禾丛间或草丛间,夜晚活动,有趋光性和趋向嫩绿稻株上产卵的习性。在水稻分蘖和孕育期产卵较多,初孵幼虫先群集于叶鞘内为害形成枯鞘,以后蛀茎形成枯心等,老熟幼虫在稻茎内化蛹。    

    防治对象田:生育期处于孕穗破肚(抽穗5%)的稻田,在防治螟虫的同时可结合防治穗瘟进行喷药防治。对部分迟栽稻田,要适时选准水稻进入孕穗破肚的最佳防治适期进行喷药防治。

22.jpg

图2.水稻进入抽穗期。(2023年8月2日摄)

    防治方法:1.防治水稻螟虫,要采取二化螟挑治一代,重防二代,三化螟重防三代。

    2.在螟虫盛孵和化蛹前,田间只留遮泥水,使蚁螟危害或化蛹部位降低,盛孵或化蛹高峰后,猛灌深水13厘米-16厘米,可消灭大量螟虫。及时清理虫蛹,齐泥割稻,烧毁稻草,冬季翻晒田,以杀死害虫。

    3.科学肥水管理,做到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早追肥,适时、适量施用氮肥,再配合磷肥、钾肥等,增强稻苗长势,流水润田,发现虫株及时拔除并集中销毀。

    4.播种或插秧前用药剂处理,播种或插秧前,每亩施用3%呋喃丹颗粒剂2.5千克-3.0千克,或每亩施用3%呋喃丹颗粒剂1.5千克-2.0千克,掺细土15千克-20千克拌匀后,撒施水面;插秧时用90%晶体敌百虫0.5千克,加水400千克-500千克,浸秧苗10分钟。

    5.生物防治:在螟虫盛发期,应用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杀,减少发生基数;还可以放养一些水稻螟虫的天敌,如蜻蜓、鸟类、瓢虫等,能够有效控制害虫数量。

21.jpg

 图3.生物防治诱杀的螟虫成虫。(2023年8月2日摄)

    6.药剂防治:防治螟虫亩用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毫升或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毫升;亩用29%杀虫双水剂300克;亩用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30毫升;防治穗瘟亩用40%稻瘟灵乳油80毫升或75%三环唑粉剂50克。 以上药剂可任选一种兑水60千克喷雾防治,每隔5天-7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