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瘟又叫软腐病、腐烂病、青枯病,为细菌性病害,是生姜栽培中发生最普遍、最严重的病害。严重影响姜的生长发育、产量和质量,损害了种植户的经济效益,阻碍了生姜产业的发展。
姜瘟症状:主要危害根部及姜块,染病姜块初呈水渍状、黄褐色、内部逐渐软化腐烂,积压有污白色汁液,味臭。茎部染病,呈暗紫色,内部组织变褐腐烂,叶片淡黄、边缘卷曲逐渐萎蔫、干枯,最后死亡。通常6月开始发病,8月- 9月高温季节发病严重。
发病原因:其发病的早晚、轻重与当年的气候及降雨量有关,一般温度越高, 潜育期及病程越短,病害蔓延越快,尤其是高温多雨天气,大量病菌随水扩散,造成多次再侵染,往往在较短时间内就会引起大批植株发病。因此在发病季节,如天气闷热多雨,田间湿度大,病严重。反之,降雨量较少,气温较低的年份往往发病较轻。此外,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砂质土,一般发病轻, 而地势低洼,易积水,土壤粘重或偏施氮肥的地块发病重。
姜瘟农业防治方法:
1.选无病地留种,从中选健株作种。
2.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不粘重的地块种植。垄作。
3.实行轮作:水旱一年轮作制或旱地三年轮作制,即种一年姜后间隔三年才能再种,间隔期以种粮食作物和葱蒜为好,不要种茄科植物。
4.姜种处理:先晾晒1天-2天,并剔除腐烂、干缩、带病、带伤的姜种。
5.施用无菌肥料:凡带病的茎、叶、根茎等的残渣,均不能混入肥料中,确保肥料不带病菌。增施磷钾肥。
姜瘟药物防治方法:
1.土壤消毒,播种前30天,按每亩用氯化苦25千克- 35千克熏蒸土壤,即用施药器具按30厘米左右的间距,将药液施入15厘米-25厘米深的土层,每点注入2毫升-3毫升,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3天- 5天,撤除薄膜15天-20天后整地备播。氯化苦毒性极高,施药时必须由专业人员操作。可用溴甲烷进行熏蒸,具体方法参考氯化苦。此外,还可使用石灰氮进行土壤处理。
2.发病初期,可采用下列药剂防治, 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000倍-4000倍液、 88%水合霉素可湿性粉剂1500倍-2000倍液、86.2%氧化亚铜水分散粒剂1000倍-1500倍液、46.1%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27.13%碱式硫酸铜悬浮剂800倍液、47 %加瑞农加收米与碱性氯化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轮流用药,重喷茎基,药液渗土。姜苗生齐后喷施一次药剂,隔7天-10天再施一次,对治疗病害有一定的效果。
3.发现病株后立即连根拔除,用塑料膜包裹好远离生姜地深埋或烧毁。病穴用铜制剂药液灌注消毒,并对姜地所有植株喷施一次药剂,间隔7天-10天再喷施一次。 姜瘟病发病期防治效果较差,一般以预防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