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三农通 登录
搜索
山药黑斑病防治措施
发布日期:2023-09-16 来源:秉烈乡 浏览:635次
分享到:

山药黑斑病在山药的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是严重危害山药的一种病害,可导致减产甚至绝收,必须加强对该病的防治措施。

一、危害症状

一般植株的下部叶片先开始发病,发病初期病斑为黄色或黄白色,边缘不明显。发病后期扩大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四周变褐色,中间散生黑色小粒并略突出,严重时病斑融合,整个叶片枯黄。该病的致病菌以分生孢子或菌丝的形态在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侵染源,一般在高温多雨季节发病。

图1. 发病后期叶片病斑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四周变褐色。(2023年9月16日摄)

二、防治措施

(一)选用抗病品种

种植是要进行品种轮换,每隔2年-3年轮换品种,选择优良品种,从种源方面提高抗病性。

(二)与其他作物轮作

应与玉米、小麦、油菜等不易被侵染的作物至少每三年轮作一次;常年栽培山药的地区,应一年轮作一次。

(三)土壤消毒

通过科学整地,直接消除在土中越冬的病原菌,在秋季进行整地,将遗留在地表上的病残体翻入土中,加速病残体分解和腐烂,经过冬冻春晒使部分病原物失去活力。

(四)注意排水

高温多雨季节是该病的高发期,应及时关注土壤墒情,及时排水排涝,特别是低洼地块,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概率。

(五)清除病源

收获后要及时清理病残体并集中烧毁,深翻土壤,减少传染源。

图2. 发病严重可导致植株全部枯死,根茎损失严重。(2023年9月16日摄)

(六)化学防治

1.种子消毒:播种时用50%多菌灵600倍液浸种,培育壮苗,少施氮肥。

2.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以选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50%异菌脲10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6000倍-8000倍等交替进行叶面喷雾,每7天一次,连续3次-4次,控制病害扩散蔓延。

3.防治线虫:每亩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750克,开沟均匀撒施在种苗两侧,或者掺入腐熟饼肥等有机肥中,浅翻入土(深25厘米-30厘米)可杀灭短体线虫,以遏制黑斑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