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三农通 登录
搜索
斜纹夜蛾及其防治
发布日期:2023-12-04 来源:镇沅县农业农村局 浏览:1502次
分享到:

  斜纹夜蛾是一种杂食性的暴发性害虫。寄主植物有99科,290多种植物。主要寄主作物有甘蓝、青菜、茄子、辣椒、番茄、豆类、瓜、葱、米苋、土豆、藕、草等。幼虫食害叶片,严重时可吃光叶片,四龄以下幼虫还可鲜食甘蓝、大白菜等菜球及茄子等多种作物的花和果实,造成烂菜、落花、落果、烂果等。取食叶片造成的伤口和污染,使植株易感染软腐病。

  斜纹夜蛾在中国华北地区每年发生4代至5代,长江流域5代至6代,福建6代至9代。斜纹夜蛾是一喜温性害虫,当温度在28℃至30℃之间,相对湿度达75%至85%时,无滞育现象,终年繁殖,产卵历期为3天至4天,幼虫为15天至20天,蛹历期6天至9天。幼虫老熟后,入土1厘米至3厘米,作土室化蛹。第1代盛蛾期在6月中、下旬,第2代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第3代至第5代分别发生于7月上、中旬、8月上、中旬和9月上、中旬,10月至11月还可以发生第6代。

  斜纹夜蛾成虫全身暗褐色,仅胸背有白色丛毛;前翅灰褐色,内横线与外横线灰白色,波浪形,中间有白色条纹,在环状纹及肾形纹之间有3条白线组成的斜纹。成虫寿命5天至15天,平均每头雌蛾产卵3块至5块,每块数十粒至几百粒,外面覆盖黄白色绒毛;虫卵初产时黄白色,后变为灰黄色,将孵化时呈紫黑色。

  斜纹夜蛾幼虫共6龄,幼虫的虫体颜色因龄期、食料、季节而变化。初孵幼虫绿色,2龄至3龄幼虫黄绿色,背线、亚背线橘黄色,沿亚背线上缘,每节两侧各有一半月形黑斑,以第一、第七、第八节上黑斑最大,在中、后胸黑斑外侧有黄色小点,此为该幼虫独有的特征。6龄幼虫头部黑褐色,胸腹部颜色因寄主和虫口密度不同而异,有土黄色、青黄色、灰褐色或暗绿色,背线、亚背线和气门下线均为灰黄色及橙黄色。

 1701675745023008398.jpg

图1.斜纹夜蛾幼虫。(拍摄于2023年11月16日)

1701675850589053986.jpg

图2.斜纹夜蛾幼虫危害大豆。(拍摄于2023年11月26日)

1701675950909072916.jpg

图3.斜纹夜蛾幼虫危害草莓植株。(拍摄于2023年11月16日)

  斜纹夜蛾初孵化的幼虫先在卵块附近昼夜取食叶肉,留下叶片的表皮,将叶食害成不规则的透明白斑,但遇惊扰后四处爬散或吐丝下坠或假死落地,2龄至3龄开始逐渐四处爬散,或吐丝下坠分散转移危害,4龄后食量骤增,有假死性及自相残杀现象,在虫口密度过高、大发生时,幼虫有成群迁移的习性。

  斜纹夜蛾防治措施:

  1.及时翻犁空闲田,铲除田边杂草。在幼虫入土化蛹高峰期,结合农事操作中耕灭蛹,低田间虫口基数。在斜纹夜蛾化蛹期,结合抗旱灌溉,可以淹死大部分虫蛹,降低基数。

  2.在卵块孵化到3龄幼虫前喷洒药剂防治,此期幼虫正群集叶背面为害,尚未分散且抗药性低,药剂效高。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5%氟啶脲乳油2000倍液、10%呲虫琳可湿性粉剂1500倍20%虫酰肼悬浮剂2000倍液、52.25%农地乐(毒死蜱·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10%虫螨睛悬1500倍液、20%氰戊菊酯油1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3000倍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根据斜纹夜蛾幼虫有昼伏夜出的特性,在傍晚6时施药效果最好。每隔7天至10天喷施1次,连续防治2次至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