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三农通 登录
搜索
豆角蓟马、落叶病的识别和防治
发布日期:2023-12-26 来源:玉溪市农业农村信息中心 浏览:3177次
分享到:

1.豆角蓟马常活动于豆角花器和嫩叶上,主要危害豆角的嫩叶、花器和嫩荚,造成茎节萎缩、叶片畸形、落花落荚等,严重影响豆角的产量和品质。

图1.活动在豆角花器上的蓟马。(2023年6月1日摄).jpg

图1.活动在豆角花器上的蓟马。(2023年6月1日摄)

图2.蓟马造成豆角茎节萎缩、叶片畸形。(2023年6月1日摄).jpg

图2.蓟马造成豆角茎节萎缩、叶片畸形。(2023年6月1日摄)

图3.遭蓟马危害的豆角叶片。(2023年6月1日摄).jpg

图3.遭蓟马危害的豆角叶片。(2023年6月1日摄)

防治方法:

蓟马繁殖速度很快,应及早发现及早防治。蓟马在光照较强时会躲进花器或地表缝隙中,给喷药防治带来困难,在豆角播种前每亩用3%噻虫嗪颗粒剂2千克顺垄撒施,由于噻虫嗪具有很好的内吸传导性,能将药剂传输到植株的地上部分,将危害豆角的蓟马杀死;也可选择在下午蓟马出来活动时,用40%氟啶虫胺腈·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利剂6克-10克兑水20公斤均匀喷雾,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2.豆角落叶病(豆角煤霉病)是豆角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病害,可在短短几天内造成叶片大量脱落,导致植株提前拉秧。该病多发生在豆角生长中后期,主要危害豆角的叶片,发病初期,中下部的叶片上出现淡黄色的小斑点,病斑逐渐扩大和增多,在叶片的正反两面,形成直径在2厘米左右的紫褐色病斑,病斑边缘不明显,湿度较大时,病斑上还会长出黑色的霉,一片叶上可出现多个病斑,病叶最后黄化干枯脱落。

图4.豆角落叶病症状:叶片上出现淡黄色的小斑点。(2023年7月23日摄).jpg

图4.豆角落叶病症状:叶片上出现淡黄色的小斑点。(2023年7月23日摄)

图5.豆角落叶病症状:叶片上出现紫褐色病斑。(2023年7月23日摄).jpg

图5.豆角落叶病症状:叶片上出现紫褐色病斑。(2023年7月23日摄)

图6.豆角落叶病症状:叶片上的黑色霉斑。(2023年7月23日摄).jpg

图6.豆角落叶病症状:叶片上的黑色霉斑。(2023年7月23日摄)

图7.豆角落叶病症状:病叶黄化干枯。(2023年7月23日摄).jpg

图7.豆角落叶病症状:病叶黄化干枯。(2023年7月23日摄)

防治方法:

豆角落叶病传播速度极快,喷药防治是快速控制该病发生和蔓延最有效的方法,在豆角煤霉病发生前或发生初期,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克-70克每亩,或用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109克-124克每亩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可有效防治该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