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三农通 登录
搜索
小麦白粉病及其防治
发布日期:2024-02-23 来源:镇沅县农业农村局 浏览:2612次
分享到:

小麦白粉病是小麦常见的一种病害,小麦从幼苗到成株,均可被白粉菌侵染,病菌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危害叶鞘、茎秆和穗。病菌以子囊壳在被害残株上越冬,春天放出大量病菌(子囊孢子)侵害麦苗,在被害植株上大量繁殖病菌(分生孢子),借风传播再次侵害健株。

小麦白粉病菌丝体表寄生,蔓延于寄主表,在寄主表皮内形成吸器吸收寄主营养。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白色霉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上面长出白粉状的霉层(分生孢子)以后变成灰白色至淡褐色,后期在霉层中散生黑色小粒(子囊壳),最后病叶逐渐变黄褐色而枯死。

图1.jpg

图1.发生白粉病危害小麦麦穗(2024年2月20日拍摄于恩乐镇勤劳村)

图2.jpg

图2.发生白粉病危害小麦植株(2024年2月20日拍摄于恩乐镇勤劳村)

图3.jpg

图2.发生白粉病危害小麦叶片(2024年2月20日拍摄于恩乐镇勤劳村)

小麦白粉病病害温度在5℃至25℃发生危害,温度在20℃左右时危害较为严重;25℃以上时,病情开始抑制;湿度较高,有利病害发展。如低温高湿或施氮肥过多,磷钾肥不足,使麦株生长过旺,麦株过密、通风透光不良,容易发病。

小麦白粉病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①选用丰产抗病品种。

②结合深耕,深埋病株残体。

③合理密植;合理施肥,注意氮、磷、钾的配合,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

2. 药剂防治

①每亩用40%丙唑醇悬浮剂9毫升至12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防治;

②每亩用20%三唑酮乳液30毫升至35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防治;

③每亩用12.5%烯唑享可湿性粉剂30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防治;

④每亩用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9毫升至12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防治。

防治小麦白粉病,宜早不宜晚,宜在发病初期用药,错过防治适期药防效果会下降,间隔7天至10天防治1次,连续喷雾防治2次,注意轮换用药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