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三农通 登录
搜索
小麦初生根和次生根的作用及识别方法
发布日期:2024-03-19 来源:竹园镇 浏览:2731次
分享到:

小麦的初生根是种子生出的根,一般3条-5条,生于胚上,种子越大的初生根越多。这些根细且坚韧,上下直径较一致,扎根较集中,一般垂直向下生长,细而长,如果土壤肥沃所需养分、水分充足,初生根会非常发达,呈现出浓密的状态,这种条件下生长的小麦次生根数量相对较少。初生根发根较早,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是初生根是小麦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器官,它深入土壤,与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进行接触和吸收,确保小麦能够获取足够的营养以支持其生长和发育;二是初生根对于小麦的固定和支撑也起着关键作用,它像锚一样将小麦植株固定在土壤中,防止其因风雨等自然因素而倾倒;三是初生根有助于小麦适应不同的土壤环境,它能够感知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状况,并通过调整自身的生长状态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1710816594562042370.png 

图1.小麦初生根(2024年3月17日摄)

小麦次生根则生于茎基部的分蘖节上,与分蘖几乎同时发生。每产生一个分蘖会产生1条-3条次生根,分蘖越多,次生根也就越多。次生根相对粗壮,根毛密集,与地面成锐角。次生根主要在拔节后发挥作用,对穗的进一步分化发育、茎秆及叶片的分化,以及后期籽粒的发育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另外次生根在小麦的应激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小麦面临不利的环境条件,如干旱、盐碱、重金属污染或养分不足时,次生根会依据外界特殊环境发挥其重要的应激作用:一是在干旱或养分不足的情况下,次生根的生长会更加活跃(数量增多),以寻找和获取更多的水分和养分,帮助小麦维持正常的生长和发育;二是次生根还能够增强小麦对逆境的适应能力,在受到盐碱、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胁迫时,次生根能够通过分泌一些特殊的物质,与这些有害物质进行结合或转化,降低它们对小麦植株的毒害作用;三是次生根在小麦的根系中形成了一个密集的网络,这有助于小麦在遭受机械损伤或病虫害侵袭时,通过其他健康的根系部分来维持植株的正常功能,并减少损失。

1710816711242080418.png

图2.小麦次生根(2024年3月17日摄)

那究竟如何识别小麦的初生根和次生根呢?主要根据它们的生长特性、形态和位置来加以识别:初生根是在种子发芽时从种子中生长出来的,生于胚上,上下直径较一致,扎根较集中,细而长,上面分布着浓密的根毛,一般垂直向下生长;次生根是着生在小麦分蘖节上的根,它们是在三叶期之后开始由下而上伴随着分蘖的发生而生发出来的,主要的生长时期在三叶至越冬前、返青至拔节阶段,每节发根数一般为1条-3条,刚长出来时表面光滑,有点像倒着生长的嫩芽,短粗弯曲,慢慢地生长出根毛,随着根的生长,除近顶端外,根毛消失,根直径由粗变细,并可能发生多级分枝根。

 综上所述,无论小麦的初生根还是次生根,在增强根系吸收能力、固定支撑植株以及适应土壤环境变化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种植小麦时,确保小麦的根系健康生长和发育,对于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