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三农通 登录
搜索
红火蚁的识别与防控
发布日期:2024-03-20 来源:镇沅县农业农村局 浏览:3488次
分享到:

红火蚁是重大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具有很强的攻击行为,当受到干扰时会主动攻击人类,可影响人类健康、破坏生态系统平衡、危害农业生产、破坏公共设施、危害公共安全。镇沅县农科局于2024年3月14日在恩乐镇无量湿地公园开展红火蚁现场防护措施。

1710918922130068284.jpg

图1.红火蚁识别与防护措施(2024年3月14日拍摄于无量湿地公园)

1710919097122055545.png

图2.红火蚁识别与防护措施(2024年3月14日拍摄于无量湿地公园)

1710919143443081018.jpg

图3.红火蚁识别与防护措施(2024年3月14日拍摄于无量湿地公园)

红火蚁发生区域包括农村农地、林地、绿地、道路、公园、住宅小区、校园、景区、鱼塘塘基和江河水库堤坝等。红火蚁主要随带土植物、草皮、土壤、堆肥以及农耕机具设备、空货柜、车辆等运输工具等进行远距离传播,还以生殖蚁飞行或随水流作自然扩散,也可搬巢作短距离移动。

红火蚁巢是完全地栖型蚁巢,成熟蚁巢是以土壤堆成高10厘米至40厘米、直径30厘米至50厘米的蚁丘,内部结构呈蜂窝状。新建蚁丘表面土壤颗粒细碎、均匀。随着蚁群中红火蚁数量增加,蚁丘不断增大。根据巢穴中蚁后的数量可分为单蚁后型和多蚁后型。

 1710919242238043267.jpg

图4.红火蚁蚁巢(2024年3月14日拍摄于无量湿地公园)

1710919331053073164.jpg

图5.红火蚁蚁巢(2024年3月14日拍摄于无量湿地公园)

1710919420465086634.jpg

图6.红火蚁蚁巢(2024年3月14日拍摄于无量湿地公园)

一个成熟的红火蚁种群由20万头至50万头多形态的工蚁、几百头有翅繁殖雄蚁和雌蚁、1头(单蚁后型)或多头(多蚁后型)繁殖蚁后组成。1头蚁后每日可产约1000粒至4000粒卵。蚁后约6年至7年,工蚁约1个月至3个月。成熟的蚁群一年能产生4000头至6000头有翅生殖蚁。有翅生殖蚁在一年中的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婚飞活动。交配为可能发生在90米至300米的高空,一般交配1次。交配后的雄蚁很快死亡,雌蚁则随风飞行,寻找地点筑新巢。

红火蚁有雌、雄繁殖蚁,蚁后和工蚁。工蚁最为常见,工蚁体长2.5毫米至6.0毫米。头、胸、触角及足均为棕红色,腹部常棕褐色,腹部第2、3节背面中央常具有近圆形的淡色斑纹。头部略呈方形。复眼黑色,位于头部两侧上方。触角10节。前胸背板前端隆起,胸腹连接处有2个腹柄结,第一结节呈扁锥状,第二结节呈圆锥状。腹部卵圆形,可见4节,腹部末端有螯刺伸出。工蚁无生殖能力,负责防御、搬运、饲喂等工作。

红火蚁取食农林作物种子、幼芽、果实和根系等,危害农林业生产。对人和动物具有明显的攻击性,主要以螯针刺伤动物、人体。人体被叮咬后有灼伤般疼痛感,其后会出现如灼伤般水泡。伤害生态环境中其他土栖动物,破坏本地生物多样性,破坏户外电器、交通通讯等公共设施。

1710919524532066858.jpg

图7.红火蚁危害公园步行道(2024年3月14日拍摄于无量湿地公园)

1710919897538018701.jpg

图8.红火蚁危害公园步行道(2024年3月14日拍摄于无量湿地公园)

1710919672981004629.jpg

图9.饵剂诱杀红火蚁(2024年3月14日拍摄于无量湿地公园

红火蚁的防护措施:

1.严格检疫。严格限制从发生区外运带土植物、草皮、土壤、农家肥、干草、作物秸秆、运土工具、设备等,防止红火蚁外传。

2.控制生境。就地清理红火蚁滋生地的垃圾、食物残渣和杂草,减少红火蚁适宜发生危害的环境。

3.化学防治。可以采取饵剂诱杀、粉剂灭杀、药液灌巢。使用茆虫威、氟蚁棕等红火蚁专用饵剂,在蚁巢附近的活动觅食区撒施饵剂,7天至14天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补施饵剂。急需尽快处理的发生区域,可委托专业队伍采取粉剂灭杀或药液灌巢方法开展应急防治。

红火蚁叮咬处理:

被叮咬后立即用肥皂水、清水清洗。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含类固醇的外敷药膏或口服抗组织胺药剂来缓解瘙痒与肿胀症状。如有不适,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