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逐渐回升,高温干旱利于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葱锈病是由葱柄锈菌、葱锈菌引起的,主要危害叶片和花梗,多发生在春、夏、秋季,以秋季发病最重,导致葱叶提早枯死,产量下降,主要防治方法农业防治:一是提倡与非葱蒜类和茄科类蔬菜隔年轮作,以减少田间病菌来源;二是深沟高畦,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化学防治主要采取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每隔7天-10天喷1次,连续喷2次-3次,可用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5克/亩,430克/升戊唑醇微乳剂3000倍-4000倍液,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50克-75克/亩。
图1.葱锈病危害症状(2024年4月10日拍摄于大理市银桥镇)
蚜虫群聚在蔬菜心叶、花芽、嫩茎及嫩叶背面危害,受害叶片发黄、皱缩卷曲,植株生长不良或停滞,严重时枯萎死亡。可使用黄(蓝)板诱蚜技术,利用一些昆虫趋黄或趋蓝的习性,在田间投放一定量的黄(蓝)板,规格为25㎝×20㎝的黄(蓝)板每亩30片或规格为25㎝×40㎝的黄(蓝)板每亩20片,诱杀田间双翅目、缨翅目、同翅目等一些小型害虫的危害,大幅降低一些刺吸式、锉吸式等小型害虫对果菜茶的危害,也可使用 70%吡虫啉、灭蚜松等药剂进行防治。
图2.蚜虫危害症状(2024年4月10日拍摄于大理市银桥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