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新街乡发现马铃薯炭疽病,炭疽病是马铃薯的主要病害之一。马铃薯炭疽病是由球炭疽菌引起的,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寄生在植物上主要呈现为球形至不规则形黑色菌核。病菌主要来自土壤中的病残体和带菌的种子,通过雨水冲溅传播。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病更快。
马铃薯炭疽病危害症状:马铃薯发病初期叶片浅绿,并且叶片上有黑褐色病斑。后早期叶色变淡,顶端叶片稍反卷,后全株萎蔫变褐枯死。地下根部染病从地面至薯块的皮层组织腐朽,易剥落,侧根局部变褐,须根坏死,病株易拔出。茎部染病生许多灰色小粒点,茎基部空腔内长很多黑色粒状菌核。薯块的皮层组织腐朽,表皮有灰色小粒点。
图1.马铃薯炭疽病发病早期,叶片上有黑褐色病斑(2024年4月25日摄)
图2.马铃薯炭疽病发病后早期,顶端叶片稍反卷(2024年4月25日摄)
马铃薯炭疽病的防治:
1.选种:选用无病种子或者选用抗病品种。
2.加强田间管理:根据马铃薯的生长状况合理浇水,马铃薯封垄后,应以小水勤浇为主,间隔7天-10天浇一次。马铃薯进入淀粉积累期,要注意控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收获前10天要停止浇水,以免造成烂薯。如遇连续降雨,应该及时的排水。马铃薯封垄后,进入块茎膨大期,施肥应以高钾水溶肥为主。间隔7天-10天追施一次,连续使用2次-3次,提高植株的抗病性,减少炭疽病的发生。
3.种子消毒:马铃薯种子可用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或精甲咯菌净等药加吡虫啉消毒的同时做好拌种工作。也可以每亩选马铃薯种300斤,配100克甲基硫菌灵、14克农用链霉素、5毫升复硝酚钠,兑水30斤,将种子喷匀后调入3斤滑石粉充分拌匀即可。
4.化学防治:可选用40%多硫悬浮剂400倍液,或25%施保克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6000倍液,或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百科乳油2000倍液,或30%倍生乳油2000倍液。7天-10天喷施1次,连续2次-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