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三农通 登录
搜索
“稻飞虱”防治技术
发布日期:2024-05-21 来源:峨山县农业农村局 浏览:2415次
分享到:

稻飞虱是一种具有迁飞性、隐避性、爆发性和毁灭性特点的害虫,主要包括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等种类。该害虫不仅直接吸取水稻植株的汁液,阻碍生长,还会传播病毒,如水稻条纹叶枯病等,严重影响水稻的生产,稻飞画成虫和若虫都能危害水稻,通常集中在稻从或穗基部,刺吸汁液,导致植株生长缓慢、黄化、甚至倒伏和死亡。

防治的最佳时间:稻飞虱的防治适期通常在水稻分蘗期和孕穗期,这两个时期是飞虱为害的关键时期。防治策略上,应遵循“压前控后”的原则,即在飞虱初始发生时就进行防治,控制其数量的增长,防止后期爆发。

054d7af21ce1649e8e18c87bd8aec96.jpg

图为监测稻飞虱发生情况

稻飞虱的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

1.选用抗虫品种:种植抗稻飞虱品种,提高植株抗性。

2.合理布局:优化作物种植结构,适时早播,避开稻飞虱为害高峰期。

3.科学施肥:适量施用氨肥,多施磷钾肥和有机肥,促进水稻健康生长。

4.水利管理:保持适宜水层,实施浅水勤灌、适时晒田,降低田间湿度。

二、生物防治

1.保护天敌:维护天敌种群,如蜘蛛、黑肩绿盲蝽等,利用自然力量控制飞虱。

2.生物农药:使用对天敌杀伤力小的生物农药,如金龟子绿僵菌、球孢白僵菌等。

3.养鸭控虱:利用鸭子捕食飞虱,作为一种有效的生物防控手段。

三、物理防治

频振式杀虫灯:利用飞虱的趋光性,设置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降低虫口密度。

四、化学防治

1.科学用药: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如嗪酮、蚜酮、烯啶虫胺等,严格控制用药时机和剂量,避免滥用和错用。

2.轮换用药:合理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延缓飞虱的抗药性发展。

3.精准施药:针对稻飞虱的不同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药剂和施药方式,如在若虫孵化期至3龄若虫以前施药,确保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