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症状:咖啡锈病仅危害叶片,发病严重时幼果和嫩稍上也会出现金黄色的孢子堆。主要表现为叶片背面孢子堆的发展过程,发病初期叶片背面开始出现2mm-3mm的小黄斑点,其周围有浅绿色晕圈。随着斑点的逐渐扩大,在发病背面的叶背面出现橙红到橙黄色的孢子堆。后期病斑不断扩大,连成不规则的大病斑,最后干枯,呈深褐色,随之病叶脱落。如不加强管理,枝条会逐渐干枯,植株逐渐失去生产能力。
图1.咖啡叶锈病叶片正面。(摄于2024年5月20日)
图2.咖啡叶锈病叶片背面。(摄于2024年5月20日)
图3.咖啡叶锈病叶片正面。(摄于2024年5月20日)
图4.咖啡叶锈病叶片背面。(摄于2024年5月20日)
图5.患咖啡叶锈病的咖啡树。(摄于2024年5月20日)
2.发病规律:高温高湿是导致咖啡锈病发生并流行的主要因素,主要通过气流喝降水传播,同时,咖啡锈病的流行与海拔、植株的营养状况及栽培管理措施有关。
3.危害特点:咖啡树感染锈病后,其叶片的病斑上布满锈孢子,导致咖啡树提早落叶,光合作用能力下降,当年营养生长和果实变小,造成后期的碳水化合物不足,引起枯枝及早衰。病害发生时,可导致咖啡产量减少30%以上,严重的可造成减产50%。同时,咖啡锈病的发生严重影响着咖啡生产的持续发展,因锈病危害造成大量落叶,易引发天牛类害虫的严重危害。
4.防控措施
4.1选用抗病良种。利用品种抗性防治咖啡锈病。
4.2采用高产品种复合栽培模式。通过营造适宜的荫蔽环境,防止咖啡园早衰,保持叶片的抗锈性。
4.3农业防治。合理施肥,增施磷肥、钾肥,增强品种的抗锈性。适时修剪整形,促进营养生长,创造适合咖啡生长的小气候环境,使咖啡树生长健壮,提高植物抗病力。
4.4药剂防治。
4.4.1预防:在雨季来临前,使用保护性杀菌剂1%-2%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100倍液喷雾进行预防,雨季后使用粉锈宁(三唑酮)等内吸性杀菌剂喷雾进行预防,喷药时需做到叶面叶背喷药均匀,每年喷2次-3次,每隔4周-6周喷1次
4.2.2防治:发病后,可选用粉锈宁(三唑酮)1000倍液-1200倍液或硫磺悬浮剂800倍液-10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每隔2周-3周喷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