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病是由感染引起的一种病害。病菌在病部越冬后,由人、畜、雨水、风和昆虫等传播,从植株或果实的气孔或伤口侵人。高温高湿是诱发炭疽病的主导因素,相对湿度达95%以上,并维持12小时病菌即侵入,潜育期2天-4天。今年天气比较反常,进入5月,元江县几乎天天下雨,相对湿度在95%以上、气温30℃以上,炭疽病易盛发成灾,造成欠收和失收,严重影响果农的增产增收。
1.危害症状:主要危害嫩叶、花穗、幼嫩果及成熟果实。严重时引起落叶、枯枝、落花、果腐。嫩叶感病初期出现褐黑色小斑;后扩大形成穿孔;严重感病的叶片皱缩,扭曲,干枯脱落。花穗变黑、腐烂。幼果初期在果面上出现针头大小红色小点,后期幼果部分或全果皱缩变黑脱落。果实近成熟或成熟期感病出现的黑褐色凹陷圆斑,使果实腐烂,从而失去经济价值。
图1.炭疽病危害症状。2024年6月16日摄
2.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剪除阴枝、弱枝及过密枝;果园排涝;在果园没有露水时,采取“一果两剪” 方法采收(第一剪留果柄长3cm-5cm,第二剪留果柄长0.5cm-1cm),果实放置时果蒂朝下;果实采收后及时剔除有病虫害及机械损伤的果实。
化学防治:果园修剪或暴雨后应及时对植株喷施1%等量式波尔多液。选用70%甲基硫菌灵、70%代森锰锌600倍-800倍液等药剂喷洒嫩梢、叶片、花(果)穗及果实,潮湿天气每7天-10天喷药1次。果实采收后,选用60%噻菌灵、50%多菌灵等药剂进行采后浸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