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三农通 登录
搜索
草鱼肝胆病的防治方法
发布日期:2024-06-25 来源:宜良县农业农村局 浏览:2378次
分享到:

   随着夏季气温水温升高,池塘养鱼进入快速生长阶段,草鱼在吃完料后,容易在饵料台附近“顶水”、“仰脑壳”,测一下溶氧也不低,观察鱼体也没有明显外伤,镜检也没有寄生虫的情况,但是一解剖就会发现肝胆有问题,白肝、花肝问题比较多,这就是近期草鱼易发的肝胆病。

图1.jpg

图1.患病草鱼腹部变大。(摄于2024年6月22日)

1.草鱼肝胆病症状:

多数鱼池发病初期表水层没有病鱼活动,部分鱼池的病鱼有的隐在水面下20厘米处长时间不动,有的在水表层狂游、有的头搁在池边沿岸处,鱼体发黑,发病之鱼不久便慢慢死亡。捞起病鱼观察,多数病鱼腹部变大,体表无明显症状,少数病鱼鳞片松动,鳍条破损。鳃的变化较大,有的鳃丝外缘一圈发白,其它部分基本正常,有的鳃丝末端腐烂成锯齿状缺口,有的粘液增多,有杂物和污泥粘附,有的因贫血造成鳃丝颜色发淡,变为粉红色。解剖内脏,脂肪较多,几乎包裹了全部肠道;肝脏颜色为土黄色或部分变为绿色,轻触即碎;有的胆囊肿大,为正常的2倍-3倍,有的胆囊破裂,胆汁淡黄色或墨绿色。腹腔内有腥臭味很重的腹水流出。很多人误以为是烂鳃病和肠炎病,用了很多杀菌剂没有明显疗效。

图2.jpg

图2.患病草鱼脂肪包裹了肠道。(摄于2024年6月22日)

图3.jpg

图3.患病草鱼胆囊肿大、易破裂、有腹水流出。(摄于2024年6月22日)

3.患病草鱼有哪些表现:

3.1.对天气变化更加敏感:

遇不良天气会表现出应激反应,若天气恶劣,变化剧烈,还容易诱发其他疾病。当草鱼患有严重肝胆病时,哪怕天气只发生微小变化,就骤然出现死鱼或死亡量骤然剧增的现象;

3.2.对水质变化更加敏感:

在各项水化指标中,又以对氨氮和亚硝酸盐最敏感。比如氨氮,养殖池塘通常都在0.2mg-0.4mg/L,在一般情况下,氨氮轻度超标的危害性不明显,但只要草鱼患有严重肝胆病,氨氮一旦达到0.4mg/L,就容易死亡,且病情容易反复;

3.3.对饲料投喂量增加非常敏感:

草鱼因肝胆病死亡时,减食后死亡量减少,稍加料就会死亡量增加,甚至不能喂饲,一喂就死;

3.4.对刺激性外用药物非常敏感:

当草鱼有严重肝胆病时使用硫酸铜、敌百虫、强氯精等这些刺激性药物时,会加剧草鱼肝胆病恶化,引起草鱼持续死亡;

3.5.更容易患寄生虫病:

最常见的是指环虫病、车轮虫病,并且车轮虫病反复发生,屡治不绝。更容易感染细菌性肠炎病、烂鳃病和败血症。

图4.jpg 

图4.患病草鱼同时感染细菌性肠炎病。(摄于2024年6月22日)

4.患病原因:

4.1. 营养性因素:饲料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含量过高,或维生素、矿物质等缺乏,都会影响鱼类的正常生理代谢,导致肝胆疾病的发生;

4.2.环境因素:养殖密度过大、水质恶化、氨氮浓度过高等环境因素,会增加鱼类的代谢负担,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从而引发肝胆疾病;

4.3.药物因素:频繁滥用抗菌药物和化学杀虫药,会对鱼类肝脏造成损害,引发肝胆疾病;

4.4.其他因素:饲料氧化、酸败、发霉、变质,或饲料中含有有毒物质,如棉酚、硫葡萄糖甙、亚硝酸盐等,以及长期营养单一缺乏维生素,也会引发鱼类肝胆疾病。

5.防治措施:

5.1.选择优质饲料,合理控制饲料的投喂量和投喂频率;

5.2.定期检测水质,及时调节水质,保持水质清洁和稳定;

5.3.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度养殖,超过池塘的承载力;

5.4.减少药物的使用,避免滥用抗生素和杀虫药物;

5.5.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胆汁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有助于保护鱼类肝脏健康;

5.6.采用保健疗法,选用的药品主要是修复肝损伤,促进肝脏排毒解毒的产品,推荐金肝利胆+液肽美,连续内服5天-7天,治疗草鱼肝胆病。

图5.jpg

图5.金肝利胆+液肽美治疗草鱼肝胆病。(摄于2024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