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监测调查,蓟马在昭阳区苹果生产乡镇已广泛分布,对苹果的危害有日益加重之势。危害幼果形成小黑点、果面花脸,影响果实外观及商品性降低。
图1技术人员调查蓟马发生危害情况(2024年6月17日摄)
1.特征特性。蓟马体型较小,一般体长0.5mm-2mm,以成虫、若虫取食心叶、嫩芽、花器和幼果汁液进行危害。蓟马具有昼伏夜出特性,阴天、早晨、傍晚和夜间才在寄主表面活动;具有喜阴暗特性,平时喜欢藏在花内和叶片背面;具有趋嫩特性,取食植物的新梢、新叶、嫩芽、嫩茎、花和幼果等幼嫩组织;具有太活跃特性,成虫善飞能跳,可借助外力四处逃窜,因此,蓟马一旦发生,扩散很快,防治困难;具有繁殖快特性,从卵到成虫仅需14天,世代更替快,容易泛滥成灾;具有抗药性强,对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新烟碱类、拟除虫菊酯类和生物源药剂等都易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具有趋蓝色特性。
2.危害症状。嫩叶嫩梢受害后叶片出现畸形、卷缩,受害嫩梢节间变短,生长缓慢,受害严重时变硬卷曲枯萎;花器受害,初为白斑,后期变褐色,逐渐枯萎;果实受害,产生疤痕,疤痕外围是白色的圈,内围是黑色的斑点,疤痕随果实膨大而扩展。蓟马除了直接危害植物以外,还传播病毒病。
图2幼果被蓟马危害后果实膨大期症状(2024年7月3日摄)
图3蓟马危害嫩叶(2024年5月28日摄)
3.综合防治措施:
物理防治:利用蓟马有趋蓝色的特性,悬挂蓝色粘虫板诱杀成虫,可以减少危害的种群密度。
药剂防治:蓟马发生后应选用触杀和内吸性好的药剂进行防治,如选用7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7500倍液、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8000倍液、25%噻虫嗪5000倍液等药液轮换用药喷雾防治。
图4技术人员在果园指导蓟马防治(2024年5月30日摄)
图5果园挂篮板防治蓟马(2024年4月30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