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对水稻的生育进程都有不同程度的推迟,生育滞后,抵抗力弱,容易加重病虫草发生与危害。根据麒麟区当前旱情,特提出应对技术措施。
麒麟区农业农村局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东山镇进行水稻生产技术指导。(2023年5月24日)
1.田管保苗
(1)加强现有秧田管理,确保秧田基本用水,延长秧苗在秧田时间。播种后到2 叶1 心,保持厢面无水而沟中有水,必要时可在中午前后喷洒清水;3 叶期后灌浅水上厢,以后浅水勤灌促进分蘖;及时追肥,移栽前3天至5 天施“送嫁肥”,每次1 亩施尿素和氯化钾各3千克-4 千克。
(2)控长促分蘖,1 叶心时每亩秧田用15%多效唑150克兑水75千克喷施控苗促分蘖。若秧龄超过40天,可在3 叶1 心时再喷一次多效唑。移栽前打一次“送嫁药”,以减少大田病虫害发生。
(3)保湿促长措施,秧田要采用加盖遮阳网,减少日光直晒,减少水分蒸发;或采用喷灌补水和降温。改水层灌溉为湿润灌溉,改放水进田灌溉为浇灌,做到节约用水。
2.节水整田
采用旱整地技术,多犁多耙,干耕平田,节约用水,提高整田质量,碎垡后“边放水、边平田、边插秧”、缩短泡插时间、做到节约用水;整田施肥,一次性施足基肥。
3.适时移栽
(1)实行覆盖栽培。对已整地但未插秧的田块、可采取本田覆膜(覆膜移栽,2 米开墒)插秧方式,既能减少田面水分散失防止杂革发生、又能实现全生育期湿润灌溉;对已整地插秧而返青缺水的田块,田面可不建立水层,可采取施用碎稻草进行覆盖,喷水增加田间湿度,保持田土湿润,待水源充足后灌浅水层。但孕穗期必须建立水层,防止干旱缺水引起大量颖花败育,影响产量和品质。
(2)实行寄秧措施。即对整地插秧较迟的地块采取秧田寄秧的办法。增加叶龄弹性,拖延秧龄老化,达到等水插秧目的。秧田寄秧、是指对秧龄不足3叶1 心的苗床,及早撤除棚膜、控制浇水以旱管为主。结合喷施多效唑、生根粉促进根系发达,对缺肥发黄的秧苗根外喷施叶面肥,可亩用磷酸二氢钾100克兑水30千克,连续数次进行叶面喷肥,既能降温增湿,又能补充作物生长所必需的水分及营养,还可增加对高温的抗性。
4.中耕管理
(1)有灌溉条件的大田,要采用灌一次浅水后让其自然落干再灌水,尽量选在早晨、傍晚或夜晚灌水,在保证满足水稻分蘖所需水份的同时要尽量节约用水。对处于分蘖期的大田要实行湿润灌溉,可以在田间开好“工”字沟,采取沟灌,保持田土湿润。若出现高温天气影响水稻根系对钾元素的吸收而表现出缺钾症的田块,要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2次-3次应急,每次间隔6天-7天,以喷到水稻叶片正反两面湿润为宜。
(2)对因旱无法移栽秧苗的田块,根据土壤墒情,要改种旱粮作物。
(3)科学防控稻田病虫草害
一是防控杂草。插秧后无水地块前期药剂封闭效果差、后期杂草将呈加重发生趋势,应适时药剂防除杂草。
二是防治虫害。虫害多伴随干旱而大发生。针对虫害及时防治。
三是防治病害。注意观测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的发生与发展趋势。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将病害控制在最小范围。
(4)合理运筹肥料对长势正常的田块,要适当控制氮肥用量、注意增施磷钾肥,实行“少吃多餐”施肥法,达到促控群体生长,受干旱影响插秧返青较晚的田块,可通过喷施生长促进剂如生根粉等,或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肥,提高抗逆能力,促进水稻生长,保证水稻安全生长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