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充足的蔟具,专用的蔟室。①方格蔟:180片/张种(156个孔/片)。②改良型塑料折簇(或草龙3.5m/个):45-50个/张种。
双柏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到三岔河蚕桑专业村指导春季蚕茧采收等工作。
二、上蔟处理
1.适熟上蔟、边捉边上、稀密均匀。
2.加强蔟中保护。①温度:24℃为宜。②湿度:由于上蔟后熟蚕粪尿的排泄多,往往处于多湿环境,对蚕儿结茧和茧丝质量影响很大,因此要加强蔟室的排湿,做好通风换气。③光线:上蔟后尽量保持蔟室光线明暗均匀。
双柏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到三岔河蚕桑专业村指导春季蚕茧采收等工作。
三、上蔟方法
一般采用人工拾取法。
双柏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到三岔河蚕桑专业村指导春季蚕茧采收等工作。
四、上蔟密度
草龙450-500头/㎡;16个峰的折簇,上熟蚕不超过300头为宜,即450头/㎡;方格簇以孔格总数的80%-85%计算上蔟头数为宜。
五、适时采茧、提高茧质
1.采茧适期:一般在蔟中温度平均在23-24℃时,春蚕上蔟后6-7天即可采茧,夏、早秋蚕约5-6天,晚秋蚕约在7-8天为宜。
2.分批采茧:先上先采、后上后采、轻采轻放、避免混采和堆积过厚,以2-3粒厚度为宜。
3.认真分级(或分类):在采茧时要边采边选,把上茧、次茧、双宫、薄皮、柴印、黄班等茧分类堆放。
六、运茧和售茧
采下的鲜茧,要即时出售,在出售前不能堆积过厚,否则发热影响茧质,影响解舒率。采后尚未出售的蚕茧,最好暂时薄铺在蚕箔内约2-3粒茧厚,每箔装3-4kg为宜,在运茧出售时,途中要防止日晒雨淋或受压,避免用塑料袋装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