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冰雹的形成
冰雹俗称白雨,夏季或春夏之交最为常见。它是一些小如绿豆、黄豆,大似栗子、鸡蛋的冰粒。冰雹是在对流云所形成的积雨云中形成,当水汽随气流上升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随着高度增加温度继续降低,达到摄氏零度以下时,水滴就凝结成冰粒形成了冰雹。
图1. 冰雹的形态与大小。(2022年5月9日摄)
二、冰雹对苹果生产的危害
1.影响花芽分化,病害发生。冰雹若在晚春发生,直接影响花芽分化,受灾果树的伤口,给腐烂病菌可乘之机,加之叶片被打落,导致树势衰弱。
2.影响苹果树生长。冰雹灾害的发生,造成苹果树体及枝、叶被砸伤、折断、脱落等机械损害,光合作用受到严重影响,树体的生长受阻,对三年产量造成影响,危害极大。
3.影响果品产量、质量。冰雹若在夏季发生,对果实的影响最大。苹果被冰雹打后,果实遍体鳞伤,果实畸形,影响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产量减少,价格大幅下降。
图2. 冰雹灾害后受伤的苹果。(2022年5月9日摄)
三、冰雹灾害的防控措施
1.架设防雹网。在果园上方架设专用的尼龙网或铅丝网,阻挡冰雹冲击从而起到保护果树的作用。架设防雹网尽管一次性投资较大,但可以连续使用几年,不仅能预防冰雹危害,还可减少鸟类为害果实,也能起到降低风力、避免落果、日灼的作用。搭建防冰雹网时应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环境、天气、风向等因素,在保证牢固、耐用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宜的搭建材料和搭建方式。
图3. 部分果园架设防雹网。(2023年7月7日摄)
2.果实套袋。果实套袋是减轻雹灾损失的有效方法,套袋的果实比不套袋的果实受冰雹的危害程度明显要轻很多。套袋时最好套纸袋,因为纸袋纸质挺拔,柔韧性强,不易被冰雹打碎。果实套袋一般在谢花以后30天进行为宜。
3.参加农业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是近几年国家实施的一项惠民政策。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户保险意识,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参保率和覆盖面,提升苹果种植应对灾害风险能力,减轻灾后损失,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
4.人工防雹。由政府层面组织实施。目前主要利用高射炮把带有催化剂的弹头射入冰雹云的过冷却区,对云层施加影响,阻止云中的水滴形成雹粒,达到防雹效果。
四、雹灾后的补救措施
受到冰雹重创的果园,有些果农放弃管理,导致树势进一步衰弱,病害大暴发。冰雹不但造成当年减产,而且对今后3年-5年的产量形成非常不利。有些果农可能因为一时的疏忽导致毁园。因此,雹灾过后,果农不要心灰意冷,从长远角度出发,做好灾后补救。
1.清理果园。及时排涝,以免影响根系呼吸,造成涝灾;迅速清理果园内落叶、落果及果袋;剪除折断枝,清理伤疤树皮,疏除雹伤严重的残次果,以节省养分,尽快恢复树势。
2.伤口保护。果树的受灾后的伤口,给腐烂病菌可乘之机,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救治。及时剪除翘起的烂皮,涂抹咯菌腈500倍,提高伤口的愈合能力。伤口小的彻底刮除烂皮,涂抹拂蓝克、施纳宁、菌毒清,用塑料袋包扎伤口,加速伤口的愈合。伤口过大的彻底锯除,没有治疗价值。
3.病害预防。雹灾后早期落叶病等病害滋生蔓延快,第一时间必须对受害果园全面喷洒一遍杀菌剂,如甲基硫菌灵、苯醚甲环唑、多抗霉素等,也可喷洒枯草芽孢杆菌或哈茨木霉菌等生物制剂,增加有益菌数量,控制病原菌侵染增殖。受灾较重的果园应间隔10天-15天后再喷1次。
4.恢复树势。果树受灾后,要加强田间管理,促进树势恢复。连续翻刨土2次,改善土壤通透性;喷施叶面肥,每隔10天喷1次磷酸二氢钾溶液,连喷2次,及时解决树体营养不足问题;追施平衡型氮磷钾复合肥,每株1千克;增施生物菌有机肥,抑制病原菌增殖,减少病害发生。
图4. 果园飘香,丰收在望。(2023年7月7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