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三农通 登录
搜索
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开展水稻旱作栽培技术推广
发布日期:2023-07-27 来源:文山州农业农村局 浏览:195次
分享到:

为贯彻落实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要求,文山州紧紧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稳步提升我州稻谷生产能力,综合考虑资源禀赋、生产布局、技术条件、产业基础等方面要素,全力开展不同模式水稻旱种栽培技术推广。

土壤夜潮良好的山地、坡地采取露地水稻旱作开沟条播或打塘浅直播,通常采用种肥同下,播种深度3厘米-5厘米,点播株行距20厘米x25厘米或20厘米x30厘米,每塘播种2-3粒,保证亩播1.1万塘-1.3万塘,亩用种1.5公斤左右

土壤夜潮较好的雷响田及缓坡地采取分厢平铺膜打孔浅直播技术。通过精细整地,确保厢面平整,无大块碎土、杂草等,选用1.5米宽的全生物降解膜或国标PE膜,平铺覆膜,并在厢面覆盖薄土层。选用点播器人工破膜播种,通常株行距为15厘米x20厘米,下种3-4粒左右,亩用种2公斤左右。可采取水稻旱种旱管及旱种水管相结合,通过覆膜控草保潮、高效、绿色、环保技术,有效解决雷响田靠天吃饭难题,保证栽种节令,实现旱涝保收。

降雨量相对较少、土壤夜潮相对较差的雷响田和缓坡地采取育苗打塘覆膜集雨旱地移栽技术。通常在3月在房前屋后及水源方便的地块进行旱育秧,4月透地雨打塘覆膜封水集雨待种,4月底5月初透地雨冒雨移栽,株行距20厘米x30厘米或30厘米x30厘米,每塘移栽1-2苗,保证亩移栽0.7万塘-1.1万塘,亩用种1公斤左右通过覆膜保潮控草、高效、绿色、环保技术,有效减少农药施用,提高肥料利用率达到化肥、农药减量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