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种植模式:玉米与大豆之间的行距50cm-60cm,种植两行玉米,又种植3行-4行大豆。播种时,玉米穴距离24cm-30cm,每穴下种2粒-3粒,播种深度5cm-6cm,出苗后每穴保留2株有效株,每亩有效株3500株-4000株;大豆穴距离18cm-22cm,每穴下种3粒-4粒,播种深度3cm-4cm,出苗后每穴保留2株有效株,每亩有效株9000株-12000株。
2.施足底肥:翻地时,玉米每亩施用农家肥1000kg-1500kg或玉米配方肥(N:P:K=28:6:10)40kg-45kg做底肥;大豆每亩施用有机肥(N+P+K≥12%,有机质含量≥45%)40kg-60kg或复合肥(N:P:K=12:18:16)10kg-15kg作为底肥;同时,每亩地用辛硫磷1kg拌土撒施,施肥、撒药后翻地。
3.种植处理:播种前,用丁硫·福美双、噻虫嗪·噻呋酰胺、精甲·咯菌腈等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处理,可有效防治玉米茎腐病、大豆根腐病、孢囊线虫及地下害虫等病虫害。
4.适时播种:播种时间4月中上旬-5月中下旬。
图1.大豆玉米带状间套种技术培训(2023年8月2日摄)。
图2.大豆玉米带状间套种技术培训(2023年8月2日摄)。
图3.大豆玉米带状间套种技术培训(2023年8月2日摄)。
5.追肥:玉米5叶-6叶期,每亩施拔节肥尿素10kg-15kg;9叶-10叶期(大喇叭口期),每亩施穗肥尿素25kg-30kg。大豆初花期,每亩施拔节肥尿素3kg-5kg或每亩用磷酸二氢钾0.3kg兑水45kg进行叶面喷施。
6.控旺:玉米在7片-10片叶片展开时,利用健壮素、玉黄金(胺鲜酯和乙烯利)等化控药剂控制株高。大豆在分枝期或初花期每亩用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25g-50g(苗期剂量可小至20g)兑水30kg,茎叶喷施控旺。
7.适时收获。玉米籽粒进入完熟期,籽粒脱水变硬,有品种固有的光泽,籽粒基部(下方)出现黑色物质,植株中下部叶片变黄,最下部叶片干枯,茎秆变黄,果穗包叶干枯松散即可采收。大豆在豆荚变为成熟颜色后,即可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