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葡萄、枣等果实大量上市,果农摘果时会发现果实有开裂现象,且出现的龟裂症状会在果梗洼部、果顶部等不同部位。其实,裂果是果蔬生产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果实发育后期会出现的一种生理失调现象。主要是果皮生长不能适应果肉生长出现的结果。因裂果严重会影响果实的外观品质,如果大量发生裂果就会失去果实的商品价值,还可能引起病虫害的发生,也会造成果的经济损失。果实裂果产生的原因有多方面,应引起果农在管理上的重视。
一是品种生理特性会引发的裂果。果实品种的果型大小、果皮厚度、果实含水量、需肥规律、含糖量及含酸量等都会影响到果实裂果。如葡萄品种中,果皮薄、果肉脆的品种容易裂果;进入着色期,出现根系吸水速度快、吸水量大的品种易出现开裂。枣的品种,皮薄,果肉脆的品种裂果也会相对较重些。
二是营养失衡会造成的裂果。果树养分不平衡会加快果实裂果。果实生长期间磷、钾、钙对果实裂果影响最大,其次是镁、硼、锌、铁等中微量元素。在果树生长过程中,如果生长后期,因缺乏钙元素、而钾超量造成裂果现象。目前土壤酸化问题突出,土壤中微量元素缺乏或失调现象十分普遍,为避免裂果的发生,应做好土壤,施肥间的养分平衡关系。
图1.小枣出现裂果。(2023年8月14日)
三是土壤水分变化引起的裂果。出现干旱和被淹水都可能引起土壤水分变化,对果皮中钙的吸收会有影响,容易造成裂果。在作物生长前期若遇干旱,而果实膨大期又经常出现降雨,果实的水分加大,果肉就会快速膨大,而果皮因角质层老化的限制而膨大慢,就会出现果肉把果皮胀破的情况。葡萄、枣目前上市水果因这种情况出现的裂果比较常见,如果前期缺水,会影响幼果的膨大,着色时期遇连续降雨或管理上大水漫灌,都会引起大量裂果发生。所以结合天气情况,加强土壤水分的合理调控。
图2.冬枣病虫引起的裂果。(2023年8月14日)
四是果树栽培管理过程中也会造成果实裂果。果树长势弱、阳光光照不足、通风不良及偏施氮肥的果树容易裂果;病虫防治不好的果园,比如白粉病、红蜘蛛等虫害为害,也会引起裂果发生,需要注意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例如白粉病为害葡萄后,果皮会出现硬化失去弹性,果成熟后易裂开。被红蜘蛛为害的葡萄,果会形成褐色锈斑,多数果会从果蒂纵裂开来,出现裂果。
除了以上的原因,其它多方面的原因也会造成裂果,应综合考虑,采取多种措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