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孟连县薇甘菊的入侵特点和入侵情况
孟连属国家重点扶持县,全县6个乡(镇)4个乡(镇)与缅甸掸邦第二特区(佤邦)接壤,边境线长133.399公里。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孟连成为了外来入侵生物薇甘菊预警监测和防控的前沿阵地。经专家鉴定,2015年9月以来我县发现的外来入侵植物为薇甘菊。截至2023年9月23日,全县所辖的6个乡(镇)均受到了外来入侵有害生物薇甘菊的入侵。主要寄主为橡胶、桉树、菠萝、香蕉等林木及农作物、芦苇、杂草等,发生特点为零星发生,并快速向周边地区蔓延,严重威胁到我县农业生产和林业生产的安全。因此做好外来入侵生物薇甘菊的防治与预警监测工作十分重要。
图2.薇甘菊图片。(摄于2023年9月16日)
图3.薇甘菊危害香蕉图片。(摄于2023年9月16日)
图3.薇甘菊危害香蕉、橡胶图片。(摄于2023年9月16日)
2.防治方法
2.1人工防治
2.1.1防治最佳时间:根据薇甘菊的生物学特性,在每年的4月-9月份其种子成熟前进行防治,防治效果最佳。
2.1.2第一种方法:薇甘菊新入侵散生型发生地和已经实施除治的再发生地。其植株是单株相对独立生长,在春末夏初,薇甘菊藤蔓较短时将其连根拔除集中烧毁,连续进行3次-4次。
2.1.3第二种方法:薇甘菊覆盖率较大且不适宜用除草剂防治的发生地。在薇甘菊营养生长期至种子成熟前,先清除薇甘菊地上部分的藤蔓,使用刀、枝剪等将树上的薇甘菊藤蔓在离地面0.5m处割断,再用铲或锄挖出根部,由于薇甘菊的根、茎被折断后遇土遇水便可以重新复生为新个体,再生、扩展。因此必须尽可能连根拔起清除干净,然后将薇甘菊的茎、根集中烧毁,不得随意堆放,以防造成其二次传播。清理后的区域如再次萌发薇甘菊植株时,可按第一种方法进行多次拔根除治。
2.2化学防治
2.2.1防治最佳时间:根据薇甘菊的生物学特性,在每年的5月-9月份薇甘菊的生长旺盛期进行防治,防治效果最佳。
2.2.2防治方法:在薇甘菊连片生长且无其它农作物的丢荒地、农用地周边、果园边、林地等的地块,可选择使用高效低毒的紫薇清、灭薇净 (2.4-B微乳剂)、组合快除(草甘膦铵盐+2甲4氯钠+精喹禾灵)、草铵膦﹢2,4-D钠盐等化学除草剂进行防治。在防治时对薇甘菊的茎叶进行定向喷雾,喷至茎叶湿透为止,如喷后4小时-6小时内遇雨须补喷,6天内不松土,以充分发挥其内吸传导作用,力求做到“一喷、二查、三灭杀”。 用化学除草剂必须注意用药安全和生态安全,防止发生药物危害和生态灾害。
2.3综合防治
根据薇甘菊危害的不同环境状况,结合防治的实际情况,可综合选用“人工防治+化学防治”的措施进行防治。操作方法:首先采用人工铲除的方式将薇甘菊植株铲除、收集起来晒干后进行焚烧(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森林防火安全),等其埋在土里未被铲除的根或遗漏的茎节再次发芽,待嫩芽长齐后,用紫薇清、灭薇净 (2.4-B微乳剂)、组合快除(草甘膦铵盐+2甲4氯钠+精喹禾灵)、草铵膦﹢2,4-D钠盐农药等进行喷雾3次-4次,使其根部溃烂,以达到彻底根除的目的。
特别提醒: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将薇甘菊植株带离薇甘菊发生地,避免造成二次传播,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