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三农通 登录
搜索
稻田化学除草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3-10-31 来源:寻甸县农业农村局 浏览:1506次
分享到:

图片1.png

             图1.稻田图片(2023年10月12日摄)

随着水稻栽培措施不断变化,田间杂草优势种组成的群落发生了明显变化,虽然在生产中通过化学除草的措施得到有效控制,但目前草害问题仍然严重,特别是直播稻田杂草发生种类多,发生量大,出草时间长,容易在早期草欺苗,防治上稍有疏忽极易形成草荒。田杂草与水稻争肥、争水、争光、争空间,对水稻造成的产量损失不亚于病虫危害,而且杂草常是多种病虫的中间媒介和寄主植物。为了确保水稻的正常生长,进行化学除草不仅能解决草荒,而且可节省劳力,减轻劳动强度,所以化学除草已成为解决水稻草害的主要方法。开展好化学除草要掌握以下7个要点。

一、掌握稻田杂草发生规律

    一般在栽后10天左右就出现第一次杂草萌发高峰,此批杂草主要是稗草、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和异型莎草等一年生莎草科杂草。栽后20天左右出现第二次萌发高峰,这批杂草以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为主。第一高峰期杂草数量大、发生早、危害性大,是防除的主攻目标。两期稻田化学除草都必须立足早期用药,即芽前芽后施药,要求在杂草三叶期以前施药。

图片2.png                 

  图2.稻田常见杂草科普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合理选择除草剂

(一)根据稻田类型选择合适的除草剂。秧田、直播田、抛秧田、人工栽插田以及机插田,要区别对待,秧田、直播田和抛秧田不能选用乙草胺、甲磺隆,这些除草剂只适合于人工栽插稻田和机插田的除草。如果没有分清稻田类型,乱用除草剂,往往都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按照杀草范围选择对路的除草剂。有的除草剂只对单子叶杂草如稗草等有防效,有的除草剂只能杀死双子叶杂草如鸭舌草等。如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能有效防除稗草、鸭舌草和三棱草等多种一年生杂草,但对眼子菜和四叶萍等多年生杂草无效;而丁草胺对稗草、千金子、异型莎草、碎米莎草和牛毛毡等多种杂草具有良好的防效,但对鸭舌草、三棱草和节节草的防效差。因此,在进行稻田化学除草时,必须了解除草剂的杀草谱以及田间杂草的种类分布,切实做到对草下药。

三、抓住最佳施药时期

(一)要选择在杂草对除草剂最敏感期用药,才能提高除草效果。一般来说,杂草在种子萌发阶段以及幼苗期对除草剂最敏感,此时除草剂最易发挥药效作用;水稻在芽期和4叶期前对除草剂最敏感,容易产生药害,在这些生育阶段施用除草剂应注意药剂的浓度。

(二)要选择在水稻对除草剂抗耐力最强的生长期施药,才能确保禾苗安全。任何一种除草剂的施用时间,必须与水稻移栽时间相结合,如扑草净防除稻田牙齿草,必须在水稻移栽后15天-20天,当牙齿草叶子由红变绿时,施用效果最佳。如果是防除一般常规杂草,必须是水稻移栽后10天-15天施用效果最佳。移栽稻田化除多以移栽后土壤封闭处理为主,通常在移栽后3天-7天,拌土或拌返青肥撒施,防除稗草、一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若使用二氯·苄,可以在移栽后2周-3周,排干田作喷雾处理。

四、控制用药量,确保用药安全

不同除草剂防除稻田杂草所需的药量差别很大,特别是一些用药量很少的除草剂,药量若用得不准,多了易产生药害,少了达不到除草的效果。为此,要严格按照各种除草剂的安全有效剂量与稻田的实际面积计算用药量。防除直播稻田杂草,以稗草为主,可每亩用50%二氯喹啉酸30 克;防除阔叶草和异型莎草为主,可每亩用30%苄嘧磺隆或10%吡啶磺隆15克-20克;防除移栽大田恶性杂草三棱草、水葫芦等,可用50%二氯喹啉酸20克-25克,再加30%苄嘧磺隆或10%吡啶磺隆15克-20克;防除以阔叶杂草为主的抛秧田,一般于抛秧后5天-7天,每亩用30%苄嘧磺隆或10%吡啶磺隆10克-15克,拌10千克-20千克湿细沙撒施。

b2dab4790f9945639df91db3458871a1.jpeg

             图3.稻田稗草图片。(2023年10月12日摄)

五、采用正确的施药方法

稻田施用化学除草剂,常用的方法有喷雾和撒施两种,生产上要按说明书规定的方法进行。喷雾一般用于触杀型的除草剂,要求做到均匀喷雾,不重喷,不漏喷;撒施应采用两级稀释的方法,与细沙土或肥料拌匀后均匀地撒施。施药后要按说明书上的要求管理田间水分。除草剂的剂型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如50%丁草胺颗粒剂宜作土壤处理,而60%丁草胺乳油则以田间喷雾为主,倘若将颗粒剂作喷雾处理,就会影响除草效果。草甘膦、百草枯属灭生性除草剂,喷施在植物茎叶上,通过吸收传导运输到植物各部位,使植物中毒死亡。此类灭生性农药没有选择性,对杂草和稻株都有杀害作用,因此,必须使用这类除草剂时,只限于在播种前和插秧前对杂草作喷雾处理,以免发生药害,伤害稻株。

六、注意施药对环境的影响

化学除草剂的使用技术比杀虫剂的使用技术要求更高。使用化学除草剂的田要整平,保持3厘米-4厘米深的水层,并要求在特定的时期施药,施药后3天-4天仍需保持一定深度的水层。一般而言,有机质含量高的稻田,土壤对除草剂吸附作用强,用药量可酌情增加;在气温高时除草剂的药效易发挥,用药量应适当减少,反之则适当增加。露水未干时,不宜施药,特别是不宜撒施药土,以免禾叶上沾药过多导致药害。光照的强弱对除草剂的影响也很大,有的农药施药后若遇上几天强光照,可提高除草效果,而有的农药见光易分解,宜在阴天使用。

f520ecd240db457eb9d27303efc4f6d4.png

             图4.水稻杂草防除图片。(2023年8月10日摄)

七、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实施药肥混用

将苄嘧磺隆等除草剂与尿素等肥料混合使用,不仅能提高除草效果,同时还具有抑菌增肥效的作用。中国水稻研究所等单位在1993年-1996年对稻田除草剂与尿素等肥料混合使用的增效作用和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尿素和苄嘧磺隆混用,能使杂草对除草剂的吸收速度大大加快,对敏感杂草矮慈姑的鲜重抑制率显著高于用苄嘧磺隆单一处理的。除苄嘧磺隆外,将丁草胺、异丙甲草胺分别和尿素混用,在无芒稗萌芽期处理,对无芒稗主根长度的抑制作用也都显著强于这两种除草剂单用的抑制作用。除草剂与肥料混用这项技术已在生产上得到较大面积的应用,特别是在水稻移栽田应用得较多。农民在水稻移栽活棵后,通常会施返青活棵肥,建议采用将丁草胺、禾草敌壮等除草剂与尿素等肥料混合撒施的方法,进行土壤封闭处理,以防除田间杂草。值得提醒的是,尿素吸湿性强,简单地直接将除草剂与尿素混用,容易造成除草剂混拌不匀,撒施后在药物浓度高的地方容易出现药害,所以使用时应先将除草剂与适量的土混匀,再加尿素等肥料并混匀后再撒施。另外,不是所有的除草剂都是可以与肥料混用的,盲目混用可能造成除草剂防效下降,有时还可能对农作物造成严重药害。最为可靠和省事的办法是直接施用现成的药肥产品。

总之,水稻杂草防除应采取“封杀结合、综合防治”的策略,从源头抓起,遵循杂草发生规律和特点,采取化学手段,封闭为主,茎杀为辅,结合田间管理,“安全、科学、合理、经济”地搞好化除,从而实现水稻无草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