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三农通 登录
搜索
水稻灌浆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发布日期:2023-11-08 来源:砚山县农业农村局 浏览:1431次
分享到:

水稻灌浆期是最后决定产量的最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精细化管理是促进灌浆、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关键,如果期间忽视了养根保叶、水肥管理和病虫害等互相互助的紧密联系,就会引起各种问题的出现,导致产量下降。

1.补施攻穂肥

水稻灌浆期补施攻穗肥是为了满足水稻结实过程中干物质积累的营养需要。灌浆初期根据田块、品种、长势适当追施化肥或喷施叶面肥,以尿素为主,每亩施用2公斤-3公斤,可提高上部叶片光合能力,延长叶片的功能期,维持根系活力,增加粒重。灌浆中后期如叶片出现脱肥现象,及时采用叶面喷肥,每亩150克尿素和100克磷酸二氢钾兑水50千克喷雾,促使叶片迅速转绿增强光合效率,对提高千粒重有明显效果。施用时要注意看苗、看田、看天气施肥,当稻田叶色变黄、叶短小时要补施肥,叶色浓绿、剑叶肥大的不用施肥。肥力差的田块要补施肥,地力强的田块不施肥,晴天多时补施肥,阴雨天气多时不施肥。

 

2023年9月29日干河乡红舍克村委会红舍克村.jpg

                    图1.水稻灌浆成熟期长势。(2023年9月29日摄)

3.合理灌溉灌浆水

水稻灌浆结实期合理灌溉,可以养根保叶、减少空粒和秕粒。在水稻灌浆初期要合理控制水分,应保持浅水层,以满足水稻对水分的需求,切不可灌深水。如果水分太多,根系出现呼吸不畅,容易引起根系死亡,导致水稻早衰和产量下降。灌浆中期水稻需要少量多次灌水,以保持田间湿润为主,主要原因是这时期气温逐渐下降,容易让养分回流,促进水稻多灌浆。灌浆后期:水稻田间要禁止进水,以干为主,有利于提高水稻根系的活力,延长叶片寿命和防止倒伏。

4.做好“四防“促增收。

(1)防病虫害。水稻灌浆期主要易发稻瘟病、白叶枯病、稻曲病、稻飞虱等病虫害,要根据水稻的生长情况,结合不同病虫害的发生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可任选以下药剂进行防治,每亩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克或75%三环唑50克,25%川化018可湿性粉剂100克,70%纳斯津可湿性粉剂40克,25%速灭威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45公斤喷雾。

2023年10月6日维摩村_副本.jpg

                   图2.农民群众收获水稻。(2023年10月6日摄)

(2)防倒伏。这个时期要加强水肥管理,还可对旺长田块多次喷施3%过磷酸钙浸出液,在即将齐穗时,每亩用40%玉米健壮素40毫升加水40公斤喷施,抑制穗下间节伸长,增强抗倒能力。

(3)防贪青。 预防贪青的措施是科学灌水,防止干旱。对生长过嫩、叶片肥大、剑叶下披的田块可在乳熟期喷施500毫克/公斤乙烯利促进老熟。

(4)防早衰。 除增施粒肥,合理灌溉外,还可叶面喷施2%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液,后期喷施粉锈宁和绿叶先锋混合液,达到保叶防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