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三农通 登录
搜索
云南冬春番茄病毒病绿色防控技术
发布日期:2023-03-03 来源: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副研究员杨子祥 浏览:832次
分享到:

    云南省冬春季番茄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8600hm²以上,同期产量约占全国番茄产量的30%,是我国冬春季番茄重要的产区之一,亦为云南省主要外销蔬菜作物之一。

 

图片1.png 

 

一、技术概述

 

 (一)技术基本情况

 

    随着冬春季番茄种植规模的逐步扩大,病毒病已成为生产上的第一大类病害。

 

    根据调查,坝区发病重于半山区,常年地块发病率为10%-30%减产20%-30%;严重的年份发病率达50%-60%减产达70%-80%,甚至个别地块发病率高达90%以上,造成绝收。番茄病毒病的发生给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了番茄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云南冬春季番茄病毒病的毒源种类繁多且复杂多变,有着发病快、传播快的特性,且呈现逐年递增趋势。

 

图片2.png 

    为了防治病毒病,生产上大量施用化学农药,导致番茄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等严重问题。

 

目前我省冬春季番茄生产中还未见有防控病毒病的主推技术。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多年来一直从事番茄栽培技术研究,在番茄病毒病的防控研究中,弄清了云南冬春季番茄主产区病毒种类和优势种,探明病害侵染循环和发生规律,提出了“病害动态监测、清除毒源宿主、选用抗病品种、延后栽培、防控传毒媒介昆虫和提高寄主植物抗病力”的病毒病防控新策略,创建了一套冬春季番茄病毒病的绿色防控技术,并在云南元谋、保山、昭通等干热河谷地区,红河、玉溪等亚热带区域等冬春番茄产区得到了较广泛应用,有效地控制了病毒病的危害与流行,为云南省冬春季番茄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图片3.png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近三年,该技术在楚雄州、红河州、保山市、玉溪市、昭通市等地累计示范推广近50万亩,为云南省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强力推进番茄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技术要点

 

(一)病害动态监测

 

采用普查和重点区域系统调查相结合方法,每年均对全省冬春季番茄主要产病毒病发生与为害情况进行调查,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其病毒种类,明确危害云南冬春季番茄的主要病毒有番茄斑萎病毒、番茄褪绿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番茄花叶病毒、番茄斑驳花叶病毒、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等6种

图片4.png 

    同时,调查并明确产区番茄病毒病传毒媒介昆虫种类及发生动态。通过全省冬春季番茄主产区病毒病、传毒媒介昆虫的动态与分布监测预警,为抗病品种的选择和布局提供参考。

 

  (二)清除毒源宿主

 

    银胶菊、白蒿、锦葵、水茄、藜、车前草、牛繁缕等杂草是病害流行的毒源宿主,病毒主要依赖传毒媒介昆虫完成毒源宿主植物+苗床/田间番茄+毒源宿主植物的侵染循环,因此在移栽前清除田间带毒杂草、自生苗和收获后田间植株病残体无害化处理是重中之重,可以从源头来控制病毒病的发生。

 

 (三)选用抗病品种

 

    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控病毒病最有效、经济的措施。针对当地主要毒源,因地制宜地选用抗病毒新品种。

 

    (四)延后栽培

 

 

    云南冬春番茄生产主要为秋播冬收和冬播春收2个茬口。其中,秋播冬收于8月上旬至9月上旬播种,11月下旬上市,翌年2月下旬结束;冬播于11月上旬至翌年1月中旬播种,4月中旬开始上市,5月下旬结束。在低海拔冬春番茄产区,可将定植时间延后15天左右,避开由于高温干旱引起的传毒媒介昆虫盛发期,降低病毒病的发生。 

 

    (五)防控传毒媒介昆虫

 

    在云南冬春季番茄种植主产区传毒媒介昆虫为繁殖系数较高的蚜虫、粉虱和蓟马等,传毒媒介昆虫防控至关重要。

 

    1. 育苗棚及定植田块悬挂黄色粘虫板(蚜虫、粉虱)和蓝色粘虫板(蓟马)以诱杀传毒媒介昆虫。

 

    2. 银灰双色膜覆膜栽培。

 

    3. 适时喷洒乙基多杀菌素、溴氰虫酰胺、噻虫嗪、吡虫啉、啶虫脒等药剂防控传毒媒介昆虫,并选配毒氟磷、盐酸吗啉胍、宁南霉素等防病毒病药剂,10天-15天1次,注意交替用药,轮换用药。

    

(六)提高寄主植物抗病力

 

    1.培育无病毒壮苗。育苗采用工厂化穴盘育苗;苗期喷施氨基寡糖素、香菇多糖等植物免疫诱抗剂提高植株免疫能力;用60目防虫网隔离粉虱、蚜虫等传毒介体昆虫;大型育苗场移栽前,应抽检幼苗是否携带病毒。

 

图片5.png 

    2.合理密植,加强田间通风透光。双行定植,行距65-70,株距40-60,每亩定植1800株-2500株;单行定植,行距100㎝-110㎝株距30㎝-35,每亩定植1800株-2200株

 

    3.定植后科学进行肥水管理,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拔除。

 

三、适宜区域

 

    该技术适宜在云南省冬春季番茄主产区乃至四川攀枝花等干热河谷番茄种植区推广。

 

四、注意事项

 

    危害云南冬春季番茄的病毒种类较多,不同产区的病毒种类可能存在异同;随着番茄种苗或果实的调运,有可能会出现新病毒。因此,对产区病毒种类进行长期监测,并根据最新监测结果来选择合适的抗病优质品种。另外,病毒病可以通过汁液摩擦传播,在进行物理防治、药剂防治以及搭架绑蔓、整枝打杈等农事操作时,注意防止病毒通过机械传播。

 


 

   “三农通”向民众传递最新涉农实用信息,云南移动用户发送N到1065701101即可免费享受“三农通”短信服务,接收“三农”政策、种养殖技术、病虫害防治、种子农资、市场供求、外出务工等各类实用信息服务,用上“三农通”致富好轻松,详询:13708870532。

 

    “三农通”官方微信为广大民众分享有价值信息,提供免费惠农服务。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删除!联系电话:13708870532。

图片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