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三农通 登录
搜索
滇重楼栽培技术
发布日期:2023-05-29 来源:玉龙县农业农村局 浏览:491次
分享到:

一、概述

滇重楼,延龄草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本草纲目》称为七叶一枝花,《滇南本草》始称重楼。

   滇重楼多生于海拔1400米-3100米的林下荫湿处和沟谷边草丛中,适生地年均温度为11℃-15℃,最热月均温度21℃左右,最冷月温度5℃,年积温4200℃-4800℃,年降水量1100毫米-1300毫米,空气温度在75%左右,性喜温暖、湿润、凉爽、肥沃的环境,并需要一定的荫蔽度。

1685007792923096382.jpg

                    滇重楼根茎。(2021年10月12日摄)

二、栽培技术

(一)选地:选择土层深厚、腐殖质丰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并具有一定荫蔽度(30%--50%)的林下荫地。

(二)整地:深翻土地25米-30米,风化晒土,播种栽种前施入基肥,每亩施腐熟厩肥4000千克,过磷酸钙30千克,氯化钾15千克,碎土耙平,依地形做成宽1.2米-1.5米,高20厘米-25厘米的畦,开好排水沟。

(三)育苗

1.种子育苗:种子用波美比为0.2度-0.3度石硫合剂将种子消毒10分钟,或用代森锌200倍--300倍液消毒15分钟用水清洗后晾干再播种,按株行距6厘米x6厘米点播或撒播于苗床上,每亩用种量10万﹣12万粒,播后覆土,厚约1.5厘米,盖一层草防冻保湿,浇水,约6个月左右出苗。

2.根茎育苗:秋季采收时,挖起地下根茎,选择有芽的根茎切成3厘米-4厘米的种块,并用药剂处理,消毒,按行株距6厘米x6厘米埋入苗床内育苗,保持床面温度和湿度。

(四)定植:幼苗培育1年后即可定植。11月下旬至翌年1月休眠未萌动前,起苗前4天-5天浇1次水,使土壤湿润疏松,起出幼苗,连根挖起,避免伤根。按幼苗大小分为3级,剪掉地上部分,消毒,按株行距24厘米x21厘米,穴深3厘米-5厘米,芽头向下斜放,先覆一层土,再加肥,然后盖土与畦面平齐,最后覆一层草定植,浇透定根水。每亩用苗量11000株左右。

1685007938367017228.jpg

                玉龙县鲁甸乡滇重楼种植基地苗期管理。(2022年6月20日摄)

(五)田间管理

1.查苗补苗:幼苗定植后发现缺苗及时补植。

2.中耕除草:苗齐后进行中耕除草。

3.追肥:重楼喜肥,追肥应做到熟、细、匀、足。根据其生长发育不同阶段需要进行追肥。出苗展叶后以氮为主的氮磷钾完全肥料,撒施在行间;4月-5月份撒施草木灰;6月份以磷、钾肥为主;入冬前,剪除清理枯枝,施充分腐熟的厩杂肥盖住冬芽,保护芽头安全越冬。

4.灌溉排水: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雨季注意排涝,防止水淹。

5.调节透光度:根据季节、植株生长发育阶段、立地条件调整遮荫度。1月-4月一般控制透光度在60%--70%之间;5月-8月控制透光度在40%--60%之间。

6.摘除花苔:不留种的植株,及时摘除花苔,以提高重楼产量。

1685008122406073089.jpg

                       玉龙县鲁甸乡滇重楼种植基地花期生长状况。(2021年10月12日摄)

(六)防治病虫害

1.根腐病:受害后根部黑褐色逐渐呈灰白色软腐浆汗状,有腥臭味,多发生在6月-8月雨季。严格选地,切忌连作;移栽时不要伤根;注意排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用200倍硫酸铜或1:1:100波尔多液或石灰消毒,用多菌灵1000倍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浇灌病区。

2.立枯病:种子腐料成乳白色浆汗,种芽变黑褐色死亡,在叶柄基部出现黄褐色水渍状条斑,后变暗褐色,病部缢缩溃烂。3月-4月开始发病,4月-5月雨水多危害严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排水,调节荫棚,加强通风;出苗前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土壤消毒,或出苗后配成500倍液喷浇根部;发现病株,立即清除浇毁,撒上石灰消毒,并喷洒50%退菌特500倍液2-3次,每隔7天喷1次。

三、采收

滇重楼在种植后5年-6年可采收,于秋季地上植株枯萎时采挖,将泥土洗净后晾干,包装送往工厂进行深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