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良县气候温和、水资源丰富、是昆明市的水产养殖大县,素有“鱼米之乡”的称号,特别是池塘综合养殖技术的运用和推广,使我县池坝塘养殖技术达到全省先进水平。但在渔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首先是养殖池塘大量投放饲料和高密度的养殖造成渔业水环境的污染,由于渔业水质恶化导致多种鱼病爆发,给广大渔业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其次是渔业生产综合效益受租金、饲料、人工费上涨等因素的影响,渔业养殖户的经济效益降低,影响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池塘鱼菜共生综合种养技术就是以无土栽培的形式在池塘种植蔬菜,通过蔬菜根系吸收利用池塘中对水生生物有害的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转化成蔬菜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供蔬菜生长,增加蔬菜收获,并达到改善渔业生态环境、减少鱼类疾病发生、减少损失,降低成本支出,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现将主要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图1.水上种植的空心菜图片。(2017年7月20日摄)
1.渔塘选择:
一般选择水质较肥的渔塘,水深1.5m至2m,方便操作,大小不限,水太深不利于吸收鱼塘底部的废物,水太浅容易触底,水质清瘦的水中氨氮等营养成分较少,不适宜蔬菜生长。蔬菜品种主要以空心菜等适宜水上生长的品种为主。
图2.空心菜大棚漂盘育苗图片。(2017年4月15日摄)
2.所需材料和种植方法:
一般空心菜秧苗培育采用漂浮育苗技术,培育方法是在温室大棚里采用营养液和营养基培育,其特点是籽种发芽成活率高、生长快、简单快捷。播种育苗时间4月中旬较好,经过将近20天的培育,到5月上旬空心菜秧苗长至15cm-20cm时,就可以移栽至栽培浮框,放入渔塘自然生长。
图3.栽培水上蔬菜的浮框图片。(2017年5月10日摄)
栽培浮框的制作采用定制1.5寸pvc管组装成1.6㎡的长方形框架,框架上表面用1.5cm网目聚乙烯网片覆盖并固定在浮框四周,菜秧就栽培在浮框中上表面的网片上,夹在网格中。浮框下表面用1.0cm网目聚乙烯网片覆盖并固定在浮框四周,托住菜根底部,用于防止空心菜在池塘中被鱼类啃食根部,影响空心菜的生长。
图4.移栽空心菜秧苗图片。(2017年5月12日摄)
放置方法:1.集中成三排摆放在养殖池塘水质较差的一角,用绳索固定,便于吸收营养,根据空心菜喜阴怕阳的生长习性,空心菜栽培浮框上空1m处还可用遮光网覆盖,以利于空心菜的生长;2.固定在池塘边缘首尾相连呈长条状,直到围满池塘边缘,有利于调节全塘的水质,池塘面积较大多采用这种方法。
图5.空心菜栽培浮框摆放图片。(2017年5月11日摄)
3.日常管理:
空心菜移栽后三天左右,根系就开始生长,经过20天左右的生长,空心菜根系发达、茎叶肥壮、呈油绿色、长势较好。如有秧苗被风吹走,被波浪漂走要及时补栽上去。水上蔬菜不需要施肥,如有病虫害应采用绿色防控方法,使用生物农药防治,切忌使用鱼类敏感的药物。
图6.生长茂盛的空心菜图片。(2017年6月6日摄)
进入六月中下旬后根据长势开始逐步采收空心菜上市销售,每年大约可以采收三次,每亩空心菜可增加经济收入2000元-3000元。因池塘种植空心菜不需要使用化肥、农药,不占用土地,故经济效益比较高,生产出来的空心菜达到绿色环保无公害的要求,价值比较高,经济收入较可观。
图7.收割空心菜图片。(2017年6月16日摄)
4.综合效益:
因水上蔬菜能吸收水中氨氮等物质、改善水质、鱼类疾病得到控制,能减少鱼病和鱼药使用,促进鱼类生长、节约养殖成本、养殖鱼类和空心菜都长势良好,能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收入。除空心菜外,还还可以发展种植水上花卉等一些经济作物,改善渔业水域环境,增加渔业收入。
图8.种植水上蔬菜的鱼塘水质优良、鱼体健康。(2017年6月10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