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主要器官,不同时期长出的叶片所起的作用不同。玉米在大喇叭口期以前长出的叶片,是满足茎秆生长所需的物质,而大喇叭口期以后长出的叶片,是满足玉米籽粒发育所需要的物质,在这些叶片中,只有玉米果穗附近的三片叶(棒三叶),即玉米穗所在的叶片以及穗上一片叶、穗下一片叶。这三片叶的叶绿素发达,在相同的时间内形成光合作用产物最多,又能就近运到玉米棒里,经济产量的形成作用最大,再往下或往上叶片光合作用逐渐变小。在栽培技术上如果使棒三叶和上层叶片都得到充分发展就能获得高产。如果玉米生长期损伤了棒三叶,直接会影响到玉米的产量,保护好棒三叶,是玉米获得高产的关键措施。
图1.玉米大喇叭口期长势。(2023年9月27日摄)
在玉米生产过程中,除了保护好其他叶片外,特别要加强对棒三叶的保护,切实防止“未老先衰”,避免机械损伤,防治病虫危害。保护玉米棒三叶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加强肥水管理。
为了扩大棒三叶的叶面积,提高光合效能,增加干物质积累,除合理灌水外,在玉米雌穗分化期追施速效肥,可每亩追施尿素15公斤-20公斤或者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供给玉米生长的需要,防止“未老先衰”的现象。
图2.玉米灌浆期长势。(2023年9月30日)
2.防治病虫害。
对玉米“棒三叶”危害最大的就是玉米后期的病虫害,常见的有玉米大小斑病、锈病、褐斑病、蚜虫、三代玉米螟等 ,主要危害玉米的叶片,而且传播速度快,防止困难,应在玉米开花授粉后7天左右抓住最佳防治时期加以预防。可每亩用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20毫升,或者用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0克;防治蚜虫每亩用3%啶虫脒乳油1500倍液或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两种药剂任选一种,加99%磷酸二氢钾200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有效预防玉米后期病害的发生和蔓延,防止植株早衰,确保玉米丰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