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陵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蔬菜种植不断向山区、半山区转移,多分布在海拔1600m-2000m区域范围内。玉米、烤烟收获后的10月至次年4月,龙陵山区、半山区主要种植长寿仁豌豆。长寿仁豌豆俗名甜脆豆,鲜食豆粒味道甜脆鲜美、营养丰富。现将长寿仁豌豆山地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品种选择
选用高产,抗病,抗虫,抗旱耐寒性好,适应性强,结荚率高且结荚部位集中的“滇宝先锋、保丰1号、云豌18号”等优良品种。选择高产抗病良种,既能够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又能提高经济效益。在干旱少雨地区注意选择根系发达、抗病性强、植株粗壮、极早熟或中迟熟品种。
图1:龙陵县碧寨乡坡头村豌豆种植现场会(2023年10月18日 黄凤芹拍摄)
二、规范种植
长寿仁豌豆适宜净种,在烤烟采收结束或玉米收获后,深翻整地,清除杂草。在海拔1600m-2000m的山区,播种期为10月,次年1月至2月采荚。开沟理墒,墒宽2.0m沟宽、深各25cm,株行距为40cm×30cm,每墒种植5行,进行打塘点播,每塘3粒-4粒,播后覆盖细土5cm。在海拔2000m以上的山区,播种期为11月上旬,次年2月至3月采荚,1.7m开沟理墒,每墒种植4行,打塘后浇透水覆盖地膜,破膜播种,播后覆盖细土5cm。覆盖厩肥5cm。豌豆一生中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量以氮素最多,钾次之,磷最少。豌豆的根瘤虽能固定土壤及空气中的氮素,但仍需依赖土壤供氮或施氮肥补充。施氮肥时应考虑根瘤的供氮状况,在生育初期,如施氮过多,会使根瘤形成延迟,并引起茎叶生长过于茂盛而造成落花落荚;在收获期供氮不足,则收获期缩短,产量降低。增施磷、钾肥可以促进豌豆根瘤的形成,防止徒长,增强抗病性。底肥:播种前每亩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1500kg均匀撒施深翻入。种肥:播种时每亩用普钙30kg、硼肥2kg、硫酸钾8kg、复合肥5kg-6kg作种肥,每亩加入0.5kg敌毒粉防治地下害虫。
图2:龙陵县碧寨乡坡头村豌豆种植现场会(2023年10月18日 黄凤芹拍摄)
三、搭架引蔓
豌豆植株长到15cm-20cm时,及时搭架引蔓。搭架材料以木杆或竹竿为宜,也可留用烟杆,在墒头插一棵木杆或竹竿,以后每隔3m-4m插一棵木杆或竹竿,每棵木杆、竹竿尽量插深、插稳。在每棵木杆、竹竿离墒面1m高处拉一条横线,横线要拴在木杆或竹竿上,线要拉紧拉直。用细棉线把每株豌豆缠绕拉挂在横线上,根据植株长势,可在50cm高处增加一条腰线,便于豌豆植株牵引上架。引蔓时,每株的分枝不必都挂,但是每株至少挂一枝,使豌豆分枝全部牵引上架,减少病害。
图3:龙陵县碧寨乡三家村豌豆出苗情况(2023年11月7日 黄凤芹拍摄)
四、科学追肥
增施有机、无机肥可明显缓解干旱或者冻害胁迫,降低灾害程度。增施有机肥,可提高豌豆种子呼吸和改善根系活力,明显壮大植株根系,起到培育壮苗的良好效果。同时改变无机化肥施肥方式,改表面撒施为集中深施,氮磷钾配方施肥,可以综合提高水份利用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化肥的综合增产效益。出苗后看苗情每亩浇施尿素3kg-10kg提苗,开花前亩施平衡型复合肥10kg或钾肥5kg、尿素5kg。施肥时离根部20cm,避免豌豆肥害,影响生长。开花结荚期间,结合保花保荚,适当喷施磷酸二氢钾、硫酸锌、硼肥等叶面微肥,可以提高CO2同化率,增加植株体内渗透压,促进植株生殖器官的发育,调节碳水化合物代谢,起到一定缓解干旱和冻害程度的作用。
图4:龙陵县碧寨乡三家村豌豆长势情况(2023年11月7日 黄凤芹拍摄)
五、病虫草害防治
长寿仁豌豆忌连作,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取选用抗病良种、合理轮作、清洁田园等农业措施与物理防治(黄蓝板诱虫)、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防治。冬季种植长寿仁豌豆,低温干燥,豌豆病虫害发生较轻。开春气温回升后多发生白粉病、锈病、褐斑病、蚜虫、鼠害等,可提前做好预防,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豌豆品质和产量。
长寿仁搭架引蔓后,及时进行人工除草,保证沟路通畅和通风良好,从而减轻病虫害发生。开春以后,及时查看病虫害发生情况,做到早防早治,科学合理用药。
1.白粉病
主要危害叶、茎、荚。叶面上出现白粉状淡黄色斑点,然后逐步扩大呈不规则小斑,斑点之间互相连接,表面被白粉覆盖,被害叶片逐渐枯黄,然后逐步扩展到茎、荚,致使茎部枯黄,嫩荚干枯直至死亡。防治方法:可用3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或25%戊唑醇水乳剂2000倍液喷施防治;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粉锈宁1000倍液喷雾防治。
2.锈病
主要危害叶片,发生严重时也可侵染叶柄、茎蔓和豆荚。染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白色至黄褐色小斑点,略凸起,后逐渐扩大,形成黄褐色夏孢子堆。病害严重时,病斑连片,导致叶片干枯脱落。病荚所结籽粒干瘪,品质低劣。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30%固体石硫合剂150倍液,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1500倍液。隔7d-10d喷1次,视病情防治2次-3次。
3.褐斑病
主要危害叶、茎、荚。染病初期于叶面上产生淡褐色病斑,病斑边缘明显;茎上染病,在茎杆上产生纺锤形或近椭圆形褐色病斑,病斑稍凹陷,向深度逐渐扩张危害种子。防治方法: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施防治。
4.根腐病
主要危害根部,使根系变黑腐烂,然后整株枯死。根部感病,最初毛根、须根淡褐色,然后变黑;根茎部染病严重时,缢缩或凹陷变成褐色,呈“细腰”状。连作、高温高湿情况下极易发生流行。防治方法:用70%甲基硫菌灵、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进行土壤消毒处理。
5.蚜虫
危害嫩茎、花梗、嫩荚,吸食汁液,使叶片卷缩,花梗扭曲影响结实。发病初期用一遍净粉剂30g兑水60kg喷雾防治。
6.鼠害
结荚初期和结荚期极易发生危害,造成产量下降或绝收。防治方法:在地块四周投放敌鼠钠盐饵料灭鼠。特别注意采收前15d-20d停止使用农药。
六、适时采收
当豆荚鼓起、表皮起皱、荚果明显断腰时及时持续分批采收。采收时用剪刀剪下豆荚,留2cm-4cm长的果柄,小心轻放,保留果粉。已采收的豆荚置于阴凉通风处,及时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