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新品种选种要考虑其抗逆性、适应性、优质丰产性,是否适应当地种植还要看当地是否在品种审定区域范围内、是否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引进玉米新品种通常先试验种植,除了行业部门进行新品种集中展示外,许多种植户也会自己拿一小块地试种,试种后进行综合评估其优劣。
图1.富源县后所镇外后所后河村玉米品种集中展示。(2023年10月7日摄)
一、株型
玉米株型分为平展型、紧凑型和半紧凑型三种。理想株型是上紧凑下平展,抽雄后穗下叶片较为平展,穗上叶片上冲直立。穗位上叶片夹角稍大,往上叶片夹角小些。
二、株高、穗位
穗下节间短、穗位低则植株重心低,抗倒性强,穗位在植株离地约三分之一处时,抗倒能力较强。植株生长越整齐,增产潜力越大。
三、根、茎、叶、雄穗
1.根。根系发达、扎土深,则抗倒效果好、吸收功能强,这是获得丰产的基础。播前施氮肥、药剂伴种、幼苗期追肥等也会促进根系发育。
2.茎。一是看玉米茎秆基部节间是否较短,较短的更能抗倒伏;二是向下弯曲茎秆,不会被折断,放开后能马上恢复原位,说明茎秆坚实、弹性韧性好、抗倒伏性强、输送养分能力强;三是含糖量低的茎杆很大程度上能降低某些病虫害发生。
3.叶。紧凑型叶片上冲、窄、薄、短,玉米生长较平展型的更好;叶片正面外翻能提高光合效率,有利于密植;叶片硬度要适中,过硬易兜风,造成倒伏;叶片太茂密的品种不利于光合作用和密植。
4.雄穗。雄穗不发达,但花粉量充足的品种易获高产。不发达的雄穗分支较少,有利于节约植株养分,减少遮荫和风阻;发达的雄穗支数多,能延长授粉期,有利于提高果穗结实性,特别是在玉米授粉期受高温热害影响下,发达的雄穗更可靠。
四、果穗
果穗大小不均匀、不饱满、穗柄太短或太长、苞叶太紧密、有穗腐情况的玉米品种不宜选种。
1.大小。中小穗密植型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强,高肥水条件下易获得更高产量;在水浇条件差、土地瘠薄的地块,耐密品种比稀植大穗型品种产量更高。
2.穗行数。穗行数太少难以获得高产,过多易出现秃尖,且不耐密植,一般不宜超过16行。
3.粒重。籽粒大小均匀、角质层丰富的品种粒重大、产量高。
4.出籽率。出籽率高的品种,产量潜力大。一般经过晾干的带芯玉米棒出籽率在70%-85%。
5.籽粒品质。不同用途的玉米对粒色、粒型、淀粉含量、氨基酸含量等要求不一样,如籽粒橙黄色、角质型品种的玉米商品性较好。
图2.富源县后所镇外后所后河村查看试种的新品种玉米果穗。(2023年10月7日摄)
五、抗性
1.耐密性。密度大了棒穗小,密度小了棒穗大,至少要求密了不空秆,稀了棒子大。
2.抗病性、抗虫性。在田间直接观察玉米是否有茎腐病、穗腐病、锈病、粘虫、蚜虫、玉米螟等病虫害。
3.抗倒性、抗逆性。结合测试田自然条件、栽培环境,根据实际生长情况评估耐旱、耐寒、耐高温、耐涝等耐逆特性。
4.适宜机收。生长整齐度越高,越有利于机械化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