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分布状况:云南省海拔1300m-2500m的蚕豆产区及近似生境区。
特征特性:干籽粒中厚形,种皮白,种脐白,子叶黄白色,百粒重109.5克;属中熟品种,全生育期194天;花色白,无限花序,荚质硬,扁圆筒形,鲜荚浅绿色,成熟荚浅褐色,干籽粒蛋白质含量27.6%,淀粉含量48.09%。
种植月份:9月-10月;气候类型:温凉气候区。
发芽期:10月-11月;气温:3.5℃-30℃;
花期:12月-2月;气温:5.5℃- 25℃。
年均降雨量:650mm-1000mm;海拔高度:1300m-2500m;相对湿度:30%-80%。
土壤类型:不耐酸性,土壤pH值耐受范围5.5-8,最适pH值6.2-7.5。
种植地块整理:前作收获后,根据土壤耕作层深浅翻犁15cm-25cm,并施基肥:普钙肥30Kg+硫酸钾10Kg/亩。
田间管理:(1)施肥:花荚期分批喷施KH2SO4;(2)灌溉:开花结荚期需水肥较多,及时灌溉;(3)其他要点:
灌水要求速灌速排。
病虫害防治方法:
(1)蚕豆赤斑病防治方法:1.种植抗病品种;2.栽培防治:起垄深沟种植,保障排水,合理密植,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合理轮作,及时清除病残体;3.药剂防治: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15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0倍液,视病情发展情况,隔7天-10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次-3次。
(2)蚕豆锈病防治方法:1.选用健康种子;2.栽培防治:适期播种,合理密植,高垄栽培,及时清除病残体;3.药剂防治:0.5%波尔多液、30%固体石硫合剂15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500倍液,80%代森锌可湿性500倍液-600倍液,隔10天左右喷施1次,连续防治2次-3次。
(3)蚕豆褐斑病防治方法:1.选用健康种子;2.栽培防治:实行轮作,实施播种,起垄种植,适当密植,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及时清除病残体;3.药剂防治: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2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0倍液,病情严重时,隔7天-10天再喷施1次。
(4)斑潜蝇防治方法:1.栽培防治:清除田边杂草,诱杀成虫;2.药剂防治: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2.5%功夫乳油4000倍液、25%斑潜净乳油1500倍液;3.物理防治:使用粘虫板。
(5)蚜虫防治方法:1.药剂防治:2.5%功夫乳油3000倍液-4000倍液、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物理防治:使用粘虫板;3.天敌防治:田间安放蚜茧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