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分布状况:适宜云南省海拔1100米-2400米的豌豆产区。
特征特性:籽粒圆球形,种皮淡绿色,种脐灰白色,子叶浅黄色,百粒种22.1克;属中熟品种,全生育期168天;
花色白,多花花序;荚质硬,马刀形,鲜荚绿色,成熟荚浅黄色,淀粉含量46.82%,蛋白质含量25.1%。
种植月份:9月-10月;气候类型:温凉气候区;年均气温:14℃-16 ℃;适应极端气温:-4℃-30℃。
发芽期:10月-11月;气温:3.5℃-30℃;
花期:12月-2月;气温:5.5℃-25℃。
年均降雨量:650mm-1000mm;海拔高度:1100m-2400m;相对湿度:30%-80%。
土壤类型:红壤土、燥红土、砖红壤、赤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棕色针叶林土、褐土、石灰岩土、火山灰土、水稻土。
土壤质量:全磷0.9g/kg-1.4g/kg;全氮1.2g/kg-1.7g/kg;有机质25Cg/kg-30Cg/kg;PH5.5~8.0。
种子幼苗管理:(1)施肥:苗期施尿素5-8Kg/亩,以水肥形式灌根;(2)灌溉:适当滴灌。
田间管理:(1)施肥:花荚期分批喷施KH2SO4;(2)灌溉:开花结荚期需水肥较多,及时灌溉;(3)其他要点:
灌水要求速灌速排。
(图片来源: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病虫害防治方法:
(1)豌豆白粉病防治方法:1.种植抗病品种;2.栽培防治: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合理密植;增施磷钾肥,提高抗性;3.药剂防治: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4000倍液、70%十三吗啉乳油3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重病田隔7天-10天喷一次。
(2)豌豆锈病防治方法:1.种植抗病或早熟品种;2.栽培防治:起垄种植,合理密植,及时排水,清除田间病残体;3.药剂防治: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500倍液、50%萎锈灵乳油8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200倍液;隔7天-10天喷施一次,连续防治2次-3次。
(3)豌豆茎根腐病防治方法:1.栽培防治:选用无菌种子,轮作种植,保持田间良好排水,合理密植,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清除田间病残体;2.药物防治: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0倍液。
(4)豌豆潜叶蝇防治方法:1.栽培防治:清除田边杂草,诱杀成虫;2.药剂防治: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2.5%功夫乳油4000倍液、25%斑潜净乳油1500倍液。
(5)豌豆蚜虫防治方法:1.种植抗虫品种;2.药剂防治:2.5%功夫乳油3000倍液-4000倍液、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