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北县土壤无夜潮的地方,在5月中下旬才进入雨季的山区坡台地、雷响田,为确保种植节令,最佳的田间群体密度,可采取春分-立夏节令旱育秧或湿润育秧,整地分厢打塘铺设地膜盖土打孔后等雨,移植塘形成集雨碗,在透底雨后育苗移栽,达到抑草集雨,节水栽培。活棵后可旱种旱管及旱种水管相结合,通过覆膜保潮控草、高效、绿色、环保技术,有效解决雷响田靠天吃饭难题,保证栽种节令,实现旱涝保收(也可不覆膜,但必须做好除草,做到“一封、二控、三杀”,采取微喷、漫灌等方式满足出苗、分蘖、拔节期生长用水需求)。在丘北县树皮、天星、双龙营,等适宜机械化操作的地区,采取旱种机械精量化种植,可根据种植需求调整亩下种量和施肥量及播种深度,建议在立夏时节前播种,采取微喷、漫灌等方式满足出苗、分蘖、拔节期生长用水需求。
1.选用良种,适量播种。优选耐旱性强、抗逆性强、产量高、米质好等特点的优良品种。亩播种量在1kg-2kg,播种量大小根据品种分蘖力强弱、发芽率的高低、土地的肥力、有无灌溉条件等确定。如发芽率的高、品种分蘖力强、土壤肥沃、地块土壤水分高的播种量可小些。目前重点推广的杂交稻旱种品种有“晶两优534”“明两优829”“野香优9901”“旱优737”“滇禾优615”“滇禾优34”等(因旱种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生育期延长,建议选择全生育期150天内的品种)。
2.结合整地施足底肥。精细整地有利于土壤保水,利于齐苗,土壤耕作措施以深耕、碎土、保墒、除草为主,深度15cm-20cm较为合适。结合整地亩施水稻专用缓释肥20kg-40kg+有机肥1包-2包。整地时间和方法则因地区、气候、土壤、栽培季节和前作种类等而不同。熟土杂草多,不宜早翻耕、早整地,以免杂草滋生。新开垦地可耕后即整,整后即播。
3.把握播种节令,确保一次性全苗。杂交稻旱种由于在缺水环境下生长,生育期会比水田种植偏晚15d-20d,视干旱抑制生长情况而变,播种宜早不宜迟,建议谷雨前播种,立夏后不建议播种,特别是海拔在1300m以上的地方。播种期主要应根据各地气温和雨季迟早而定,即在雨季开始时播种(可三干播种等雨),以满足生长期间的水分要求,在春分后土温达到12℃以上时就可开始播种,如播种较晚,无效分蘖增多,会显著减产。
4.种子处理及播种。包括:晒种、浸种、消毒、播种、覆土等。把好旱稻播种关,有利于出苗、足苗。旱稻苗期常受地下害虫危害,造成缺苗断垄,影响产量。主要害虫有蝼蛄、蛴螬、金针虫、稻根蚜等,其中以蛴螬、稻根蚜危害严重,需要在播种前用药剂拌种。将吸足水分的种子摊开晾至颖壳发白再行拌药,选用甲拌磷、毒·锌、毒死蜱等拌种,但要求现拌现栽。
旱地直稻播种方式有条播、撒播、点播、机械直播等。以点播和条播为主,点播一般株行距15cm-25cm,亩保证播1.3万塘-1.8万塘。旱稻的播种质量关系到能否出全苗及后期生长整齐度,影响产量,出苗越整齐,产量越高。影响生长整齐度最重要的是垄内稻苗分布均匀程度,播种时要确保落粒均匀。覆土的厚度对出苗影响也很大,直接影响旱稻的发芽率和出苗整齐度。如覆土过浅,遇到天旱,地表水分蒸发快,难以满足种子所需要的水分,不能发芽,且鼠害鸟害严重。如遇先雨后旱,已发芽也会引起胚芽过度生长,消耗种子养分,芽鞘出土能力减弱,甚至叶片在土内即展开,不能出苗或出苗缓慢,出苗率低,根系不发达。覆土厚度应根据土壤质地、季节和水分而定。一般壤土以3cm-4cm为宜,沙土及土壤干旱覆土可在5cm,粘土及土壤水分多时可较浅。
图1.杂交水稻旱作良种。(2023年4月7日摄)
图片2.杂交水稻旱作机械量化规模现场。(2023年4月7日摄)
图片3.杂交水稻旱作机械量化现场。(2023年4月7日摄)
图4.杂交水稻旱作种植长势情况。(2023年6月17日摄)
图5.杂交水稻旱作种植现场指导。(2023年6月17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