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 Vicia faba L .),豆科野豌豆属一年至二年生草本植物。蚕豆株高为30厘米-180厘米。主根系发达,根系为圆锥形,茎为草质茎,四棱形,直立生长,有绿色和紫红色两种;子叶不出土,顶端小叶退化呈刺状;花为短总状花序,着生于叶腋间,花色有白、紫、紫红等色。荚果外覆盖细茸毛,果壁内层有海绵状茸毛。种子扁平,种皮为乳白、褐和青色等。蚕豆耐寒但不耐热,喜湿润环境,忌干旱。一般露地栽培,点播、条播或撒播均可。其种植技术要点为:
1.选地整地:选择土质肥沃、阳光充足的地块种植。整地时,要将土块耙碎,地面耙平,并开深沟高畦,畦宽1米-2米、高0.25米,沟宽0.35米。蚕豆忌酸性土壤,因此结合整地每亩撒施生石灰30公斤。基肥亩施腐熟猪牛粪1000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草木灰30公斤,条施或点施于种植行间。
2.选种播种:选择产量高、品质优、抗病力强的优良品种。每亩用种量8公斤-10公斤,播种前用根瘤菌拌种。一般种植行距30厘米、株距12厘米-18厘米,播种深度5厘米-6厘米,播后覆薄土。
3.施肥管理:生长前期保持土壤湿润,利于种子发芽出土,扎根齐苗;生长中期土壤干爽,利于根系深生,多生侧根,茎叶粗壮;生长后期应注意防渍。
图1.蚕豆种植地。(2023年11月19日摄)
4.防病治虫:注意防治蚕豆赤斑病、褐斑病和蚜虫等病虫害。蚕豆赤斑病,药剂防治用种子重量0.3%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能够控制早期病害,发病初期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施,视病情发展情况,隔7天-10天再喷施一次;蚕豆褐斑病,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视病情发展情况,隔7天-10天再喷施一次;蚜虫药剂防治,当田间蚜株率15%-20%,株蚜量大于5头时即进行药剂喷雾防治,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0ml、10%吡虫琳可湿性粉剂30克兑水15公斤喷雾防治,每隔7-10天防1次,连喷2次-3次,蚜虫的防治应该大面积统一进行防治效果较好。
5. 适时采收:按需适时采收豆荚或干蚕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