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菌草被人们誉为“饲草之王”,是新型优质刈割型牧草,具有产量高、抗逆能力强、营养丰富、利用周期长的优点,其植株高大,抗逆性强,产量高,粗蛋白和糖分含量高,直立丛生,根系发达,茎粗可达3.5cm;节间长9cm-15cm,每节着生一个腋芽,并由叶片包裹,叶片互生,长60cm-132cm,叶片宽3.5cm-6cm。是一种适宜在热带、亚热带生长的草本植物,适合在我国南北各地栽培的高产优质菌草。
图1.工作人员到农户地里查看巨菌草生长情况。(2023年11月14摄)
一、栽培季节
巨菌草的种植时间南方一年四季可种植, 并收获鲜草。北方大部分地区不能露地过冬,可采用地膜保温措施,春、夏、秋,温度在10℃-20℃以上种植,产量不及南方,收割时间短。
二、土壤选择:
巨菌草虽然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耐贫瘠,但是在土层深厚肥沃的土壤上生长速度最快,在种植前可以深耕土壤30cm,然后每亩施农家肥2000kg-3000kg。在栽培巨菌草时多以横着栽为主,栽培时挖10cm的深沟,沟与沟的距离保持在60cm,种节的距离(株距)保持在40cm,种节种下后覆土3cm-5cm。为了提高出苗率,在种植巨菌草时气温应保持在12℃以上;种植之后要一次性浇足清粪水或者是清水,保持土壤湿润,10天左右就可以出芽。
图2.农户正在扦插种植。(2023年8月1日摄)
三、栽培前准备
1、耕地整墒:种植前对土地进行深耕深度在 30cm-50cm左右,并将土块细碎、疏松、平整。坡度25度以上山地种植,采取整墒种植,墒宽80cm,深20cm,沟宽50cm,在平坡度小于25度的坡地种植,将地整平即可。
2、施足底肥:栽种前将农家肥和土壤混合浅耕一遍,每亩施足农家肥3000kg。如果没有农家肥的情况下,可使用磷肥和土壤进行混合浅耕,磷肥的每亩用量在20kg左右。
3、清除杂草:将除草剂喷洒于土壤表层或喷洒后通过混土操作将除草剂拌入土壤中,建立起一层除草剂封闭层,也称土壤封闭处理(除草手段及用药办法根据当地客观的杂草类型决定,根据当地植物特性一般咨询当地农药店购买并配备即可),待土壤充分风化后(一周左右),即可种植巨菌草。(注:铺设黑色地膜可以不用除草)
4、切苗(全株条栽法不切苗):选择6月龄以上的成熟植株,选取健康、无病虫害的茎秆为种节,按每段保留2个芽节进行砍切处理,即在距离芽节下方2cm处呈斜面切割(便于扦插种植),下端保留不宜过长,3cm为最佳(即以芽节为中心,下方短,上方长)。
四、栽培:
由于巨菌草很少不抽穗,宜采用无性繁殖方法种植。
(一)短杆扦插:方法是用修剪刀剪带有二个节的茎。在雨季栽种时也可用一个节的短茎栽培。每畦种一行,株行距30cm×100cm,茎节腋芽朝上,斜插畦上,一节在畦中,一节地表,插杆周围用土压实。栽植后浇水至土壤湿透。每亩宜种2000株-2300株。
(二)全株条栽法:挖一条深20cm的地沟。把整株巨菌草放入沟土中,覆土1cm-3cm或覆沙4cm-5cm。可用人工开种植沟种植,也可用种植甘蔗的机械种植。
(三)施肥:苗高20cm时施一次氮肥以促壮苗和分蘖,采割后施有机肥和氮肥,促其再生。巨菌草生长的前期需要勤灌溉,每隔7天进行一次有效灌溉,雨季可以不用灌溉,促使苗株正常生长,长到120kg左右时,再进行一次追肥,用量每亩用复合肥25kg;每收割一次菌草,每亩用15kg尿素和25kg复合肥混合施用。
图3.坡地种植。(2023年8月1日摄)
五、收割
在植株高60cm-170cm时收割,一年可割5次-6次;每荐收割以离地面10cm上下处用“镰刀顺次青割”为宜。不能过低,否则影响植株再生。应注意,避免在雨天收割,以减少病虫害发生。在冬天最后一次收割时留茬高度宜在8cm左右,这样有利于越冬。此外在冬天还可以通过覆盖地膜、覆盖牛粪来进行保温,以提高其抗寒能力。
图4.农户收割巨菌草。(2023年11月14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