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要点:
1.及时清除杂草。
2.及时耕整土地:做到园地深、平、细、松。
3.施基肥:土块耙细后亩施尿素、复合肥(15:15:15)10kg、20kg,施肥用小型微耕机耙入土层。
4.平墒理沟:规格为墒面宽2.5m-3m、沟深15cm、沟宽20cm。
5.品种选择:宜香优2115、滇禾优615、旱优3015等。
6.种子处理:播种期确定后随即进行播种准备,其程序是:晒种-洗种-浸种,浸种12小时后每公斤种子加入强氯精2g,继续浸种36小时-48小时。或用25%咪鲜胺乳油1g兑水2kg泡稻种3kg-4kg ,浸泡时间为24小时。浸种只浸不需催芽。
7.适时播种:根据土壤水分情况而定,播种时土壤水分要足,否则不利于稻谷发芽。低海拔区2月上旬,中高海拔区5月-6月。按要求拉线条播或点播。规格为行距25cm、株距15cm。每穴3粒-4粒,播后盖细土2cm-3cm厚,以不露籽为宜。
8.播种量:2kg-2.5kg/亩。
9.化除封草:杂草防控采用“一封二杀三除” 策略。
(1)播后2天-3天亩用60%丁草胺250毫升,兑水50kg-60kg或拌毒土120kg均匀喷雾或撒施;或用19%氟酮磺草胺悬浮剂12ml/亩混匀后均匀喷施封草(墒面潮湿状态下使用效果最佳)。
(2)小秧2叶-4叶期或杂草4叶-5叶期,亩用“新稻笑”100毫升- 200毫升兑水3桶-4桶水化除(杂草密度小时亩用量为100毫升-150毫升,杂草密度大则亩用量为150毫升-200毫升)。
(3)根据田间残留草情,选用茎叶处理除草剂进行补施处理或人工拔除,及时防除部分恶性杂草。
10.苗期施肥:稻苗3叶期后结合降雨亩施尿素、复合肥(15:15:15)各为10kg。干旱时施肥在施肥后应及时浇水,防止发生烧苗。
11.肥料管理: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配合施用。施用量纯氮控制在6kg-8kg/亩,氮、磷、钾比例为1∶0.5∶0.5;重施底肥,早施追肥。在分蘖末期施用钾肥,有利于增强植株抗倒能力,施肥量折合K2O 5kg-7kg/亩。后期结合长势情况,用尿素加磷酸二氢钾喷施适量施穗肥。
12.科学补水:播种出苗期保证土壤湿润、水分充足;拔节期及幼穗分化期,缺少有效降水时,则应及时启动人工增水措施,例如灌水、喷水等。以充分满足此期对水份的需求,从而提高产量。
13.病虫防治:根据当地病虫测报和田间观测调查,及时防螟虫、白叶枯、稻纹枯病和杂草等。
(1)水稻纹枯防治采用每亩20%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20g-40g或井冈·枯芽菌(6%、240亿/g)可湿性粉剂90g,兑水60kg-90kg 喷雾;
(2)白叶枯防治采用每亩50%氯溴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40g,兑水50kg喷雾;
(3)防治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每亩用5%阿维菌素乳油40mL-50mL,或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mL,兑水30kg-45kg 喷雾;
(4)防治稻飞虱每亩用70%吡虫啉水散粒剂2g-4 g或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40g-60g,兑水30kg-45kg 喷雾;
(5)防治稻蓟马每亩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g-4g,兑水30kg-45kg喷雾。
图1.元江县澧江街道50亩杂交稻旱种示范区。(2024年4月30日摄)
图2.示范区杂交稻旱种长势喜人。(2024年4月30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