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红花盛开照片。(2024年4月27日摄)
红花药性辛、温,归于心、肝经,属于活血调经药物,具有活血痛经、散瘀止痛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此药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降血脂、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此外,还具有镇痛、镇静、抗炎、抗惊厥的作用。
图2.红花花姿照片。(2024年4月27日摄)
一、选地和整地
1、选地:红花适应性较强,一般在2100米以下海拔均可种植,喜温暖干燥、阳光充足的气候,耐旱、耐寒,忌高温高湿。一般选择地势高燥、土层深厚、肥力中等、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种植为好。
2、整地:一般选择在秋季种植。前作烤烟地、玉米地均能种植。整地时深耕细耙土壤,清除枯枝杂草,做到地平土细,开墒打塘种植。基肥亩施农家肥1000公斤,加过磷酸钙15公斤。
二、适时播种
红花属长日照植物,早播者产量高,晚播者产量低,播种宜早不宜晚。一般以秋播为主,在寒露至立冬之间,以霜降前后较为好。播种前种子需用清水浸泡6小时至8小时,让种子充分吸水,保证出苗。亩用种量2公斤至3公斤。
三、合理密植
一般选择株距25厘米,行距40厘米挖塘,塘深3厘米至5厘米,每塘播种3粒至4粒,每塘留有效苗2株。播种时亩施底肥复合肥15公斤或尿素5公斤。施肥、播种后覆土3厘米左右,适当镇压,有利于苗木出土。
三、加强管理
1、灌排水:红花灌溉前需检查土壤的水分状况,若红花根系土壤湿润,切勿进行灌溉。幼苗期耐湿,生长期对水分很敏感,喷灌易引起锈病和枯萎病,漫灌易引起根腐病。一般采用沟灌,隔行沟灌。灌溉后及时疏通排水系统,以免遇雨积水,最后一次浇水应在95%花球开花之前5 天进行。
2、合理施肥:红花具有的耐旱、耐盐碱、耐瘠薄等特性。对肥料的需求量一般取决于土壤肥力、水分状况、播种期等。当土壤肥沃时,可以不施或少施氮肥。一般中低等肥力土壤定苗后结合中耕除草,每亩追施尿素5公斤至8公斤提苗,孕蕾期每亩施用尿素10公斤至15公斤。红花增施微肥,增产效果明显,从现蕾开始,每隔7天至10 天喷施1次微肥,可选用磷酸二氢钾、硫酸钾、硫酸硼等微肥。
3、间苗、补苗、培土、打顶:待苗齐后,每塘留2株,拔除病弱苗或过大过小株,保留中间株。缺苗处选择阴天补苗。红花抽茎后,上部分枝多,易于倒伏,需进行培土。红花株高达20厘米至30厘米时摘除顶芽,促使分枝增多,增加花蕾数,提高红花产量。
四、病害防治
1、锈病:高湿有利于锈病的发生,孢子随风传播,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在春末夏初温湿度较高时侵染叶面,引起叶片枯死。防治方法:用15%粉锈宁拌种处理,用量为种子量的0.2%至0.4%;清洁田园,集中烧毁病残体,实行轮作。药剂防治可用20%粉锈宁乳油1000倍液至1500倍液喷雾防治,一般7天至10 天喷1次,连续2次至3次,
2、枯萎病:枯萎病也称根腐病,病菌主要危害根部,初发病期,根茎部呈现褐色斑点,茎基表面呈现粉红色的粘质物,最终导致基部皮层及须根腐烂,引起植株死亡。防治方法:严格做到轮作,保持土壤排水良好;及时拔除病株烧毁,病穴用石灰消毒;清除田间枯枝落叶及杂草,消灭越冬病原。用50%多菌灵或50%敌克松1000倍液至1500倍液罐根。
五、采收加工
红花播种后,一般4个月至5个月开花,花冠从黄色变红色时,于早晨露水未干时采摘管状花,保护好子房,以便结子。一个花蕾可采摘3次至5次,红花采摘后,置通风干燥处或弱阳光下晒干、阴干,也可用50℃至60℃的微火烘干后即可储存和销售。
图3.红花颜色微红。(2024年4月27日摄)
图4.红花阴干照片。(2024年4月27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