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三农通 登录
搜索
富源县川乌种植技术
发布日期:2024-05-17 来源:富源县农业农村局 浏览:2295次
分享到:

川乌是一种具有极高药用价值的中药材,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药的认可和信赖不断提高,川乌的市场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川乌的价格相对较高且稳定,从而带动了富源县老厂镇、富村镇部分农户种植,且种植面积在逐年扩大,农户种植收益高。在川乌的种植中需要注意以下几项措施。

1.合理选地、精细整地。川乌的适应性很广,在海拔1700米-3000米地区都可栽培,但在海拔1800米-2600米之间种植最为适宜。川乌属喜温喜湿喜光一年生作物,具怕高温、干旱、受涝等特性。川乌产区一般在海拔较高、环境植被好、降雨量较大的山区,选择阳坡地势较高、阳光充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缓坡地,土质以中性油沙土或灰包土最好。另外,川乌忌重茬,必须与玉米等其它作物实施轮作换茬,前茬作物最好是玉米和马铃薯。川乌对整地要求严格,玉米、马铃薯收获后,应及时耕翻土壤,使土壤充分熟化,增加肥力,减少病虫害,播种前施入基肥,每亩施复合肥30公斤-60公斤 ,再抄犁2次,使土壤充分匀细,疏松,再作成宽2米,高20厘米的畦,田间开好排水沟,做到三沟配套。

2.精量播种。川乌主要是利用块根繁殖,川乌块根的大小关系着产量的高低,播种块根以150个/ kg为宜,播种量100kg-120kg/亩,于11月上旬或中旬开沟条播,沟深18厘米-20厘米,播种时采用“倒栽”方式,即块根芽向下,根向上,播种后施用腐熟农家肥、磷肥和尿素,再盖上一层3cm-5cm的细土。每亩以15000株为宜,过密会造成叶片白粉病严重,产量低,质量差,过稀会造成产量低。  

3.加强田间管理。一是中耕除草:在幼苗出土前,浅挖一次,开花前中耕一次,做到田间无杂草。二是追肥:在幼苗有4片-6片叶子时,追施第一次肥料,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在植株开花前15天-20天,进行第二次追肥,亩用复合肥30公斤-40公斤施在植株的根部。三是水分管理。需要做到合理灌溉、保证苗齐,及时排水,防治受涝。鉴于富源县栽培药材的土地几乎没有灌溉条件,很难做到及时灌溉,只有在干旱极为严重时,想方设法及时浇水,保证齐苗,一般在5月中下旬,富源县基本进入雨季,进入雨季后,要防止川乌受涝,导致烂根。四是封顶打杈:在植株现药蕾时开始打尖,最迟在开花时必须打尖,每株留叶20片-25片,通过封顶打杈,使养分集中于地下块根。打尖后植株又会生长出腋芽,应及时摘除,做到地无乌花,株无腋芽,但摘除时不要伤及老叶,以免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

微信图片_20240517102129.jpg

川乌苗期长势  (2024年5月1日摄)

4.病虫害防治。

在富源县川乌种植区域,虫害发生轻微。病害影响较大。主要病害有霜霉病、菌核病和白粉病等。防治方法包括拔除病株、对种子和土壤进行消毒以及对植株喷施相应药剂。

总之,选择适宜的种植环境、采用合理的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对提高川乌的产量和品质都非常重要。通过科学合理的种植管理,才能使川乌种植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