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三农通 登录
搜索
富源县春播马铃薯抗旱栽培技术
发布日期:2024-05-27 来源:富源县农业农村局 浏览:2489次
分享到:

近年来,春季持续干旱是富源县山区马铃薯生产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有日趋严重的趋势。马铃薯播种后由于长时间的干旱缺水,造成出苗慢,出苗不整齐,生长缓慢,长势弱,出现早花现象,导致马铃薯减产。要想在日趋干旱的形势下获得高产,需采取以下栽培技术措施。

1. 选择适宜品种,并用整薯播种。结合富源县实际选择具有稳产且抗性好的优良品种,采用小整薯播种。因为小整薯相对薯龄小,带病毒少,生命力旺盛,生长势强而且保存了完好的外皮,播种后抗旱性及抗病性强,出苗整齐、幼苗健壮。一般选用生理性状良好,薯重在30克-50克的健康整薯作种为宜,在播种前剔出病薯和烂薯,用多菌灵+甲霜灵锰锌(500倍-800倍稀释液)等杀菌剂拌种,自然晾干后再进行播种。

2. 先平播后起垄种植:马铃薯春播季节干旱且气温回升快,再加春耕春播时的人事活动加速了田间水份的蒸发,传统的塘播起垄及高垄双行种植方式,由于蒸发面大,水份极易丧失,即使有少量降雨,水份也很难渗透到薯块附近,不利于保墒抗旱,尤其是在干旱条件下极易造成出苗不整齐和缺苗缺塘。为减少土壤水份损失,通常采用平播后起垄种植方法,一般按大行80cm,小行40cm,株距25cm-30cm,开沟种植,保证每亩3500株-4000株,播后覆土不起垄,保持稍凹或平垄,出苗后待株高长至15cm-20cm时结合中耕再起垄,通过2次中耕培土形成25cm的高垄,有利于后期排水和结薯。

3. 地膜覆盖种植:为提高春播马铃薯的出苗率,缩短生育期,提前上市,同时避开后期降雨集中造成晚疫病的发生,可采用地膜覆盖栽培。一般可采用三种覆膜方式,一是当土壤处于高湿的情况下将膜覆在垄上;二是土壤墒情低时将膜覆于垄上,马铃薯则种植在垄旁的沟中,有利于集水抗旱;三是不起垄平地覆膜,播种塘成“鸡窝”状,形成一个微型雨面,以便于收集膜上雨水浇灌薯苗。

4. 推迟播期种植:为使播期和雨季间隔的时间尽量缩短,降低干旱的不利影响,在春播马铃薯种植中,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适当晚播,一般推迟播期15天左右较为适宜,并采用深播浅盖。播种时可采用深播保苗,开沟或打塘较雨水正常年份加深2cm-3cm,覆土层厚度在10cm-15cm为宜。微信图片_20240527163241.jpg

马铃薯干旱缺苗  (2024年5月2日摄)

5. 使用保水剂及抗蒸腾剂:播种时采用保水剂拌种或塘施,保持种薯和土壤水分。施用保水剂,不仅可以使马铃薯提前成熟上市,还可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抗蒸腾剂主要在马铃薯出苗后,作为叶面喷施使用,它可有效减少植株水分的蒸腾量,提高植株生长能力,增强植株抗旱、抗病能力。

6. 科学施肥,以肥调水:在春播马铃薯种植的基肥中,主要以农家肥、磷、钾肥为主,农家肥不仅能为马铃薯提供优质养分,还具有保水保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可起到前期抗旱、后期防涝的作用。充足的磷、钾肥可增强马铃薯植株的根系活力,使根系增加,抗旱能力增强。因此在施足农家肥(2000Kg-2500Kg/亩)的基础上,亩施40kg过磷酸钙、20kg-30kg三元复合肥、10kg-12kg尿素作底肥。后期结合中耕除草培土看苗相追施适量的三元复合肥或尿素。

7.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干旱时地下害虫如黄蚂蚁、地老虎等发生严重,会咬食种薯及幼苗,容易造成缺苗,在基肥中可加入适量杀虫剂来防治地下害虫。

通过整薯播种、先平播后起垄种植、地膜覆盖种植等马铃薯抗旱栽培技术,有效增强马铃薯的抗逆性,对于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