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枯病是大蒜的重要病害,发生区域广,严重时常常造成蒜头减产、蒜苔霉烂,如流行成灾可造成大蒜减产50%- 80%。对于大蒜叶枯病,应该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进行防治。
大蒜叶枯病症状:大蒜叶枯病主要危害叶片、叶鞘及薹茎等部位,以叶片发病为主,常在大蒜5片-6片叶时开始发病,7片-8片叶期后发病加重。染病叶片出现的症状类型有尖枯型、条斑型、紫斑型、白斑型和混合型5种,以尖枯型、条斑型、紫斑型和混合型为多见。
大蒜叶枯病发病特点:大蒜叶枯病属真菌性病害,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临时堆放及加工大蒜的场所越夏。大蒜出苗后,病菌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落到蒜苗上引起发病。一般在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偏施氮肥、葱蒜类蔬菜混作、植株受伤、植株生长瘦弱和连作的田块发病重。年度间多雾、多雨的年份发病重。
大蒜叶枯病农业防治:
1.清洁田地块。在收获大蒜之后,要及时清除掉落在田间的残株落叶,集中起来后,在远离田间处进行烧毁,这样可以有效减少菌源积累。
2.实行轮作。大蒜尽量不要连作或与葱类作物混作,提倡与小麦、玉米、豆类或瓜类蔬菜进行轮作。
3.加强田间管理。精细整地,合理密植,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
4.药剂拌种。在大蒜播种之前,先要对大蒜进行药剂拌种、浸种,蒜头剥开用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以蒜头种子重量的0.3%进行拌种。
大蒜叶枯病药物防治: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可用50%醚菌酝干悬浮剂3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T0恶霜灵·锰锌超微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T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0h异菌腮可湿性粉刺1000倍液,或45%咪鲜胺乳油1000倍液,或500r6咪鲜胺锰铬合物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或100h苯醚甲环锉微乳剂2000倍液,每隔7天-10天喷施1次,连续防治3次-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