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三农通 登录
搜索
芸豆栽培技术
发布日期:2023-10-16 来源:鸣音镇 浏览:1219次
分享到:

一、概述

芸豆( Ph . vulgaris Linn),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 )双子叶植物。由根、茎(蔓)叶、花、果(种子)组成,不同形态结构其功能各有侧重,在不同的生长周期发生着不同的生理变化,最终完成生育周期而结束。

芸豆性喜温凉湿润,光照充足的生态环境,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证实,我县大致栽培在海拔2400米-2600米的垂直区域,该区域的光照、气温、降水等气候条件与芸豆生物学特性基本吻合,满足了芸豆生长发育周期的基本条件。

二、栽培技术

(一)良种选择

芸豆良种选择是发展生产,提高产量质量的基础环节,良种坚持选用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高产稳产的品种,才能产出外观形态与内在品质兼优的创汇产品。种子外观必须粒大、饱满、有光泽、整齐度、色泽度一致的为佳,种子具有这样的形态特征,所含的养分充实,胚芽发育健壮,发芽率高,有利于一次性全苗壮苗。农户自留用种,做好在上年的植株上分时期选种,最好在植株中部挂荚上选留用种,单独采收贮用,种植前再进行一次单粒精选后播种。

 f4451180dc66e50518714ff6f1c5ce67_1697447844396050181.jpg

  图1.芸豆种。(2023年2月12日摄)

(二)土地选择

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地下水位低、通风向阳好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种植;种植地应深耕细作,精细整地,开沟、打塘、播种,均应当天完成,以减少水分蒸发流失。

(三)适时播种

我县地处高原多山地带,适应芸豆的地区在海拔2400米-2600米,4月15日-5月25日为适时播种期,芸豆的年生育周期约170天上下,各地应根据自己的播种经验,推迟或提前播种期,主要是避开两头低温,解决苗期和开花结荚期低温对芸豆的危害。

(四) 合理密植

纯种一般为单垄单行塘播,垄距离80厘米,塘距50厘米,亩播1700塘左右,塘用种量为3粒-4粒,肥地塘用种3粒,保苗2株,瘦地塘用种4粒,保苗3株,按每公斤700粒计,亩用种量为7厘米-9厘米。种植时打塘要深,以见生土为好,覆土约6厘米左右。

(五)科学施肥

1.基肥:基肥以农家肥为主,整地前每亩撒施农家肥1000公斤-1500公斤作为底肥,播种时用细碎潮湿的优质农家肥与磷肥混合搅拌后作为塘种肥;纯种每亩施普钙15公斤或重钙6公斤,钾肥2公斤;切忌磷肥与种子直接接触,点种后先盖一层细土,然后再施塘肥,塘肥上再盖一层细土,覆土厚度约6厘米。因种子粒大,拱土能力强,盖土稍厚不仅不影响出苗,且能保持种子吸收底层水分,出苗整齐。

2.追肥:追肥要根据植株长势强弱确定,幼苗生长弱的在抽蔓初期可追施10公斤/亩;幼苗生长势强的在开花结荚初期可追施5公斤/亩;用三元复合肥追施更好,追施时肥料离根部要有9厘米远,避免烧苗造成肥害。

(六)定苗间苗

定苗、间苗、去杂应在出苗整齐后,当幼苗出现2片-3片真叶时进行,根据出苗数和留苗量进行,留足壮苗、去弱苗、畸形苗,每塘留2株-3株。

(七)插杆引蔓

芸豆是蔓生攀缘植物,适时插杆牵引藤蔓上杆,避免了藤蔓的满地爬缠,有利于通风透光,结荚饱满,提高产品质量。杆高1米-2米,在抽蔓初期结合中耕除草培土时进行,插杆应在主根外侧10厘米左右,以免伤根;插杆后,藤蔓自行按逆时针方向缠绕上杆。

(八)田间管理

一是做好打杈工作,按植株下部1节-2节抽生的侧蔓留壮去弱,打杈要勤,除主蔓和主侧蔓外,其他多余的侧蔓在不超过30厘米时及时剪除;二是封顶打杈,封顶在盛花以后,在距离超过插杆顶部一个节位的高处,剪去顶部主侧蔓顶端部分,以达到抑制顶端营养生长,使养分回流至下部转移为生殖生长;三是叶面喷肥,根据初花期,盛花期,丰花期物候反应,在芸豆植株营养及生殖生长的高峰期,叶面喷施微肥,能及时供给营养;四是注意排涝和防止倒伏而影响产量。

 df161c4d0bec419b3a9ff2b3fc93bf89_1697447837500090004.jpg

      图2.芸豆植株。(2023年10月15日摄)

(九)病虫害防治

地老虎和斑蟊是危害芸豆的主要害虫,地老虎危害幼苗根部及植株根部;斑蟊成虫主要危害花蕾和花器;苗期利用杀虫剂配制毒饵诱杀地老虎,花期可用杀虫剂喷施芸豆植株,防治斑蟊危害。病害主要有叶锈病和褐斑病,发病初期可用粉锈宁或可杀得等药物进行防治。

(十)适时收获

芸豆生长特性决定了豆荚成熟的早晚,芸豆从播种到植株下部豆荚黄熟一般约140天,整株豆荚成熟约需后延30天-40天;全生育周期约170天-180天,各地可视当地情况适时采收,带荚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