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陵县,稻田养鱼较普遍,养殖鱼类以草鱼、鲤鱼为主,也养殖鲫、鲢、鳙、鲮等鱼。养鱼前须将稻田堤埂加宽、加高,并拍打结实;同时挖鱼沟、鱼溜或鱼坑,并设置鱼栅。放养时间一般在插秧后7d-10d为宜,每亩可养殖鱼1000尾左右。稻田养鱼后应保持较高水层,关键是防止大雨时逃鱼。此外,在施用化肥、农药和除草时,应充分考虑到鱼类生长的要求,以免影响鱼类生长。
图1:龙陵县龙新乡龙新社区稻田养鱼放殖(2023年5月25日黄凤芹拍摄)
一、稻田养鱼的好处
稻田养鱼是一种“一水多用、一田多收”的生态种养模式,鱼类可以吃掉一些杂草和害虫,鱼类的粪便分解可以增加土壤肥力,鱼类在田里活动还可以疏松土壤,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发育,水稻一般可以增产7%-10%;收获的稻花鱼绿色生态、肉质鲜美,价格是普通养殖同类鱼的两倍。
二、稻田养鱼管理技术
稻田养草鱼的优越性超过养其他鱼,但管理得不好,会造成草鱼吃掉稻苗,影响水稻产量。为了确保水稻正常生长,又使草鱼长得好,达到稻鱼双丰收的目的,必须在放养技术上注意以下几点:
1.要给草鱼一定的水体活动空间养鱼的田间工程必须达到标准,决不能搞平板式的放养。集鱼沟、坑应占稻田面积的10%左右。坑深1m-1.5m,沟宽×沟深为0.3m×0.4m,沟坑连通,便于鱼的活动,来去自由,不得受阻。晒田时,也要保证沟、坑里的水要常满。在不影响水稻正常生长的前提下,随着稻苗的生长,逐步加深水位,保持足够的养鱼水量。水量不够,鱼的产量就会受影响。
2.水稻前期搞好集鱼坑周围的拦鱼设备,因秧苗嫩弱正是草鱼喜吃的好饲料。所以在放养的前期,应将大规格的草鱼种控制在集鱼坑内,用竹条、柳条、木棍儿或铁丝网、纱窗等,在鱼坑的周围制成拦鱼栅,拦鱼栅的缝宽或孔隙以草鱼种不能进入稻田为准,拦鱼栅要牢固,高出水面40cm左右。待水稻稻叶挺直远离水面后,稻秧就不如青饲料嫩,草鱼只要吃饱就不会跳高去吃稻苗了。这时就要及时将集鱼坑周围的拦鱼设备拆掉,让鱼能够到田中活动觅食。
图2:龙陵县龙江乡赧等村稻田养鱼现状(2023年9月20黄凤芹拍摄)
3.加强喂养投喂饲料要充足,坚持每天上、下午2次投喂,浮萍青草或糠麸均可。草料要新鲜可口。
三、鱼的收获
在水稻即将黄熟时先要排干田水,起捕成鱼或鱼种。一些需要晒田的地块,也要排水捕鱼。每当稻田放水时,先要疏通鱼沟,使它能流水通畅,然后打开排水口慢慢放水,切不可排水过急。在水位渐渐降低中,稻花鱼便会随水自动退入鱼沟和鱼溜中,待稻地水基本排干以后,可以用抄网捕捞、下田捉鱼、或在排水口用网和其他工具接捕。如果田面不平,一次不能把鱼全部集中,还应再助排水几次,然后再重新慢慢排干田水,让鱼再次向鱼沟、鱼溜中聚集,直至把鱼基本捕尽为止。鱼捕尽之后,如果水稻还未全面成熟,还需把沟水放入稻田中。
图3:龙陵县龙江级弄岗村葛根寨自然村稻鱼收获现场(2023年10月15日黄凤芹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