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昭阳区水稻种植面积5万亩,均属晚稻,霜降刚过,适时收获是确保稻谷产量、稻米品质的重要措施。收获过早,籽粒不饱满,千粒重降低,青米率增多,产量降低、品质变差。收割过晚,则会掉粒断穗增多,撒落损失过重, 稻谷水分含量下降,加工整精米率偏低,稻谷的外观品质下降,商品性能降低,丰产不丰收。适宜的收获时期显得至关重要,水稻收获的最佳时期是在稻谷的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其含水量在20%-25%最为适宜。此时稻谷植株大部分叶片由绿变黄,稻穗失去绿色,穗中部变成黄色,稻粒饱满,籽粒坚硬并变成黄色,也就是农谚中所说的“九黄十收”,此时就应收获了。
水稻的收获方式:1.分段收获:不适合倒伏水稻的收获;2.人工收获:适合倒伏水稻收获,收获完水稻水分降低到16%时,码成小垛防止干湿交替,增加裂纹米,降低出米率;3.直接收获:水分降到16%以下适时进行机械大面积收获。
图1.人工适时收获水稻(2023年10月25日摄)
收割后的稻谷一般含水量都比较偏高,为有效防止发热、霉变,产生黄曲霉,利用打稻机将水稻谷粒与茎秆分离,及时将稻谷运回家摊于晒场上或水泥地上晾晒2天-4天,使其含水量到14%左右,然后入仓储存。贮藏方法有两种:一是干燥贮藏,在干燥、通风、低温的情况下,水稻可以长期保存不变质;二是密闭贮藏,将贮藏用具及水稻进行干燥,使干燥的谷粒处于与外界环境条件相隔绝的情况下进行保存。
图2.利用打稻机将水稻谷粒与茎秆分离(2023年10月25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