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高产优质良种
目前在天星乡受欢迎的杂交玉米新品种有罗单7号,罗单9号、云瑞8号、云瑞6号,路单8号、路单7号等。
二、精细整地、确保出苗
由于玉米根系80﹪以上分布在0cm-30cm土层内,因此耕地要求深耕30cm,整地要做到细、净、平。细就是上层下层不留大土块,表面要有一层细土;净就是清除前作残留物;平就是整块地高低要相对一致,没有土堆和凹窝。根据我县实际情况,一般5月初(立夏)前扔播种,在第一次透雨来临之前,做到墒平土细,待雨播种,播种时不要使种子与化肥接触,以免造成烧芽导致出苗不齐,影响产量。
三、合理密植、确保群体结构
一般采用宽窄行单株密植,即宽行90cm、窄行50cm,株距20cm-22cm,每亩保持4300株-4800株。
四、科学施肥
1.施足基肥:亩施农家肥1500kg,40公斤复合肥,20kg普钙或钙美磷。
2.追肥:玉米的施肥规律是两头重,中间轻,即底肥和穗肥(苞肥)重,苗肥和拔节肥轻,所以玉米的施肥原则是施足底肥、轻施苗肥、巧施拔节肥、重施穗肥。追肥以氮肥为主,磷、钾为辅,磷钾肥要早施。肥料要施入土壤中,不能裸露在土表。一般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结合第一次中耕在4片叶-6片叶期追肥,占总追肥量的30%即尿素10kg,复合肥5kg。第二次追肥于大喇叭口时进行,结合中耕培土追肥,此次追肥量占70%,即尿素24kg、复合肥11kg。
五、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
1.玉米栽种后要及时进行查苗、间苗、定苗,疏松土壤、中耕培土、铲除杂草、观察病虫发生,如玉米螟虫、蚜虫、玉米大小斑病和灰斑病等及时进行药物防治。
2.穗期的田间管理以培育壮杆,争取穗多穗大为主攻目标。
3.中耕除草:中耕结合除草,同时结合培土,增厚根部土层,使玉米行形成4寸-5寸高垄,防止大风雨造成玉米倒伏。
4.病虫害防治:玉米虫害有玉米螟、蚜虫、粘虫、小地老虎等,发生时用敌杀死、辛硫磷颗粒剂等药剂喷雾或诱杀。在我县偶尔能见到,危害不大。
病害主要有灰斑病,大小斑病,丝黑穗病。近年来,雨水较多(抽雄期)的年份,有的品种发生较重,病害发生时,用50﹪多菌灵6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500倍液喷雾。玉米是大棵作物,一旦发生病害较难防治,最经济有效的办法是选用抗病品种。
六、收获与贮藏
玉米成熟期,即籽粒乳线基本消失,基部黑色层出现时收获。收获后即时晾晒,防止霉变和鼠害。
图1.杂交玉米长势情况。(2023年6月14日摄)
图2.杂交玉米长势情况。(2023年9月5日摄)
图3.玉米成熟。(2023年10月23日摄)